作为经济新业态,共享单车的问题不仅关乎社会治理,还关乎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近期,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被破坏、丢弃,甚至被改头换面据为私有的画面,在网络热传。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在网络引发热议,网民们在痛斥某些使用者“没素质”的同时,还惊呼“不要用共享单车来考验人性”。
其实,如果把共享经济作为一道考题,共享单车考验的不仅是人性,还有社会治理水平与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
别只在资本的圈圈里打转转
一辆辆几乎没有上锁的自行车,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如果有人将它们藏起来甚至砸烂,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自行车被贪图小便宜或怀有其他目的人私藏损毁,并不会让人感到特别意外。弱关系约束条件下的经济活动,往往难以达成交易、实现共赢,在其间“考验人性”无异于与虎谋皮。网友们所说的“不要用共享单车来考验人性”,就是这个道理。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自行车的所有者——平台公司却大多表示将继续增加在各个城市的投放量。产品屡遭破坏,盈利模式不明,为什么那么多企业仍然乐此不疲?分析后不难发现,近期不少平台公司正处于扩大融资的关键阶段。无论“故事”讲得多么“文艺小清新”,各种共享单车背后,隐藏的依旧是资本的魅影。数百亿元的押金和各种融资背后,正是资本的力量驱动着他们“跑车圈城”。
时光倒流回三年前,同样是在开春的2月,滴滴与快的两家平台公司开始了一场“烧钱大战”,半年时间里双方就砸掉了24亿元,“大战”以移动支付的普及与双方的合并收场。最终,资本游戏并没能让网约车随时随地“马上出发”,在交通拥堵、成本上升、管理困难等难题面前,网约车一步步蜕变为出租汽车。如果共享单车同样只在资本的圈圈里打转转,而忽视了对社会治理创新的参与,恐怕难免重蹈网约车的覆辙。
共享单车直击社会治理痛点
乱停乱放、私藏损毁……这只是共享单车面临的社会治理问题的一个方面。围绕绿色出行,共享单车若要想成为公共服务的补充,就不能只盯着市场开发,把乱停乱放等问题抛给社会和政府。从车辆的智能化、管理的网格化到使用评价的信用化,每一个环节都有平台公司作为的空间。更长远来看,如果真要实现“随时随地骑行”,就要去触及自行车路权立法等各种“大问题”,这更考验平台公司眼光和能力。那么,当下各种共享单车公司,劲又使在何处了呢?
当然,社会治理不仅仅是公司和资本的事情,社会各方尤其是政府应该承担重要的职责。如果公司和资本能在社会治理上多投入一些精力进行创新,无疑更容易起到引领作用。比如,有平台公司就通过自行车使用数据分析,对城市自行车设施的建设提出了建议,这无疑是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政府方面来看,相比起网约车,共享自行车带来的问题和改革阻力更小,完善社会征信、用好共享单车、盘活绿色出行资源,无疑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可以说,继网约车之后,共享单车又一次从经济问题切入直击社会治理痛点。新经济模式、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往往会带来社会治理难题,呼唤着权利义务关系的重新塑造,因为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实质是产权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新业态、新经济正生根发芽,并有希望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撑力量。所以,作为经济新业态,共享单车的问题不仅关乎社会治理,还关乎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政府、资本、社会应合力破题
共享单车是从租赁演化而来的新经济形态,名叫“共享”,本质却是租赁。自行车租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什么叫“共享”就不一样了?因为传统的租赁只是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而共享单车在所有权、使用权分离的同时,处置权、收益权、管理权都更模糊。
在经济发展活跃的时代,产权的每一个细胞都精神抖擞。使用权、所有权、收益权、处置权可以最大限度地分离,从而让使用价值与价值自由组合、各得其所,使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共享经济之所以令人着迷,正是因为人们相信它可以解决资源浪费问题,破解资源流动的壁垒。比如,上世纪80年代的“星期日工程师”,技术员作为资源从所属单位向社会“共享”,有效地解决了乡镇企业的技术难题。而随着衣食住行品质的提升,资源共享仍有巨大空间。从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的转型,既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共享的目标。
因此,当前经济形势下,在产权方面,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分离的趋势更加明显。产权关系的调整需要相应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支撑,但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既有行业垄断难打破等各种问题,已经成为人所共见的掣肘,这也正是共享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不是朝夕之功,但政府、资本、社会三方其实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方向,应该直面并合力破题。只打着共享的旗号谋经济之利,或只肯定经济之效而阻滞共享,都是不负责任、不明智的。
在共享经济的图景中,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只是很小一块拼图。如果未来一个人因为几次地铁逃票就会影响贷款,手机支付的诚信记录可以让人到每一家商店都宾至如归,一名医生可以凭借病人的点赞而能多点执业……也许那时人们不会再犹豫要不要向一个陌生人共享自己闲置的次卧。怀着这样的憧憬,我们或许更应该静下心来,把现在的问题解决好。(杨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