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到处都弥漫着“回家”的气息。但在江苏,还有那么一群人,格外牵动人心。
2016年6月23日14时-15时,江苏省盐城发生历史罕见的大风、暴雨、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其中发生了17级的龙卷风,对阜宁、射阳等地部分区域造成巨大破坏。不知道经历了灾难的他们状态怎样?不知道他们新家建的如何?不知道他们今年的年还是否团圆?带着这些问题,我跟随“温暖中国,春满江苏”活动,第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
没有想象中的满目疮痍,甚至没有多少大风掠过的痕迹,我和同事一道,远远就看到了工地上拔地而起的楼房,看到了新村子建成交付的小楼。村民们正在逐渐模糊“灾民”这个描述,生活回归了正轨。
记得刚入职时,一位新华社主编曾指导我说:“写一篇完全否定式的批评报道不难,建设性的批评报道才是功底。写好正面报道,是不少记者缺乏的素质。”我想,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刚刚安顿下来的阜宁、射阳村民来说,他们都需要赞誉,需要一束光陪他们重新开始。
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最能击中人心?什么样的报道具有社会传播价值?我们盘点着小视频、H5、动图、表情包等丰富多样的新媒体报道形式,如何运用才能使传播效果最大化?最终,由于考虑到面部表情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我们选择了表情包。
“给村民们制作一组表情包”,这个想法在心中慢慢形成并付诸实践,并形成了报道《“6·23”风灾半年后他们不约而同的迎新表情包是…》。
报道中,有救人村书记的新年“小目标”,有“80后”工人的撸起袖子的干劲,有搬进新居的大妈的爆棚元气,有灾后村民“搬砖”的无怨无悔,有安置点小男孩调皮的鬼脸——这就是他们,以及他们毫无掩饰的生活状态。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还要注意在贴近的同时丰富新语言,探索新手法,创造新风格。对于我来说,这次的“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走基层是一种态度,它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文/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