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怎么干

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2017-03-01 12:05:00

消费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束紧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农民增收乏力了,新动能跟不上。

供给侧改革蓝图上,湖北农业该如何落子布局?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明路径: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着力“优”“绿”“新”,用供给侧改革引领农业爬坡过坎。

“优”字为本,让荆楚味飘香四海

孝感市孝南区香润生态农业公司成功“复活”传统优质稻米“黄毛粘”,售价高达每公斤98元,仍有武汉市民开着小车前往求购。

公司董事长吴斌说,现在粮食市场上普通品种滞销,但很多优质品种却供不应求。

当人们从“吃饱”向“吃品质、吃安全、吃文化”等更高需求转变时,我们的供给,跟上了吗?“湖北农业要从‘做多’向‘做优’转换。”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罗昆认为。

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大宗农产品突出“优质专用”,其他农产品突出“特色优势”,构筑起一个“供需匹配”的新结构体系。

一场舌尖上的变革正在进行——

47个粮食主产县市划定为全省水稻生产优势区,35个油菜生产重点县市纳入双低优势油菜保护区建设,三峡柑橘带、江汉平原优质油稻、环武汉城郊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板块将逐步形成。

农产品加工强筋壮骨:“四个一批”工程持续实施,秭归脐橙、汉水砂梨、采花毛尖等一大批湖北特色农产品品牌崭露头角。

从田间到餐桌,竖起一道坚实的质量安全屏障。省、市、县、乡层层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书,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国领先。

“绿”字当先,转方式巧做生态加法

“今年起,湖北将实施‘藏粮于地’粮食发展新战略。”

去年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的一番讲话耐人寻味。从“藏粮于仓”到“藏粮于地”,一字之别,传递出一个信号:湖北粮食发展战略从追求产量向追求产能与品质转变。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湖北粮食总产连年攀升,实现“十二连增”,创历史新高。然而,成绩的背后有隐忧,我们付出了化肥施用过度、耕地质量下降的代价。

云梦县隔蒲潭镇大余村三组村民左大平一直纳闷:化肥越施越多,产量咋不见提高?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专家鲁明星解惑:肥越用越多,地越种越馋,全省种植业一年施用化肥1100多万吨,利用率不足四成。

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接近极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指出,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绿色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表述,代表了今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取向。

省农业厅立下军令状:化肥、农药“零增长”!在全省开展有机肥代替化肥试点示范,让耕地质量明显改善。实施节水农业,未来五年,在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农田灌溉用水平均每亩少用一方水。

减肥、减药、节水,恰是在做生态加法。把农产品质量提升与生态环境改善结合起来,我省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正在加快发展,目前全省粮食作物省部级高产示范面积超过500万亩,“稻渔共作”等生态模式推广面积达381万亩,“三品一标”总量规模居全国前列。2017年全省力争新增生态种养模式60万亩。全省还将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改写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政的格局。

“新”字引领,产业融合释放“美丽效应”

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火了百里荒,火了夷陵区。

夷陵,一个传统农业区,峡江山水造就了独特的地理条件,不甘传统与平庸,他们探索出一条“大农业”与“大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在全省率先挺进现代农业示范国家队。

当前,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消费方式备受青睐,田园休闲、乡村度假、农耕教育成为城乡居民的重要选择,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迎来春天。

新年伊始,省政府出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农业休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

三产深度融合,传统农业转型,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十堰探索传统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一批“文创农业”项目令人耳目一新;钟祥打响“长寿之乡”品牌,开发长寿食品,带来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沙洋以油菜花为主题,用文化做装点,带动农民“卖风景”。

传统农业蝶变为观光农业,成为助农增收的“美丽经济”。“加快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建设,提速产业融合进程。”省委农工部副主任章新国说,要发挥好市场物流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倒逼和引领作用。未来几年,电子商务进农村将加快步伐,“农业嘉年华+智慧农业+休闲娱乐”等创新发展模式将遍地开花,农民将分享更多产业融合增值收益。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在干。

认准了就撸起袖子干,闯出一条强农富民的新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