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韦一茜 闵捷
山水环绕的贵阳市观山湖区。艾星 摄
在2016年末,权威色彩机构Pantone公布,草木绿(Greenery)被选为2017年度代表色。
近年来,从闻名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这个地球上最为重要的基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盘”中的底色。
黔东南州丹寨县生态茶园。韦朝阳 摄
掘“绿”,经济转换之道
顾尚俊是贵州省龙里县茶香村第一个种植刺梨的村民,并因此成为全村“首富”,更带动大伙从不敢种、不愿种、被动种转向试着种、主动种、规模种转变,昔日“荒山”披上“绿衣”,10年前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如今人均纯收入已达1.2万元。
2016年8月,贵州成为中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也是西部首个。
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提出立足生态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发展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绿色产业,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新路。
绿色贵州,让“鱼和熊掌”也有兼得之道。通过绿色贵州行动计划,贵州的资源培育保护和产业扶贫产值达到1000亿元。全省2016年营造经济林面积150万亩以上,相当于种树种出一个香港,林下经济产值也达到155.85亿元。
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全景
扮“绿”,家园建设之法
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在湄潭县永兴镇茅坝村,墙面画着“梅兰竹菊”的黔北民居是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贵州不仅实质性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在县城周边、旅游村寨、传统村落以及连片中心村寨基本实现了生态湿地治理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污染,达到“卫生净化”和“环境美化”。
至2016年底,贵州农村已建成18140个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今年,绿色城镇、绿色村寨建设将更加深入,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将达到90%以上。
为生态“留白”、给自然“种绿”,贵州因势利导,依托优势,建设绿色家园,在山水绿影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住了乡愁。
绿色大山中建起的致富路 。李华元 摄
守“绿”,制度体系之底
发展与保护,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组合辩证法。
就在全国两会开幕前一天,环保部与贵州省政府签署协议,将以贵州为范例,探索在体制机制的保障下,绿水青山如何为一方经济提供可靠保障。
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层面,贵州早早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为生态文明建设织起了严密“制度铁笼”。
此外,贵州在2016年出台全国首个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以“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实行“谁决策、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并划定了范围面积(扣除重叠部分)达三个半北京市面积的生态保护红线,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1.92%。
这些年,贵州紧守生态底线。有理念、有思路,有制度、有举措、有效果。
贵广高铁穿过苗岭,筑起贵州通向珠三角的大通道。
植“绿”,区域经济之屏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贵州是“两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筑牢绿色屏障,守住绿水青山,是一方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2016年,贵州省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528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2%,“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
而贵州从2009年即开始探索的“河长制”更将在今年全面建立,由省长担任“总河长”,各级“河长”延伸至乡镇。贵阳市在探索中创新实现“政府河长”与“民间河长”的并轨,“双河长制”的水环境保护机制为430万贵阳人民的“母亲河”上了双保险。
既为自身绿色发展与后发赶超找准了路子,也为长江、珠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生态支撑,绿色贵州屏障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黔中明珠安顺市的湖光山色
育“绿”,人文精神之魂
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选择“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新路,正是与贵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天然契合。
作为全省优质资源最集中、要素组合最好、吸引吸附能力最强的区域,贵阳市推进建设“千园之城”,在2014年全市365个公园存量的基础上,新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660个,到2018年全市公园总数将达1000个以上。黄果树瀑布的故乡安顺则立足山地优势,将市区300多座山全部建成山体公园,让绿色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贵州的做法不仅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更健康的理念深植百姓心间。
贯通绿色发展之魂,将生态理念融入所有发展,贵州久久为功。以绿为底,贵州更多彩。
(图片来源:《多彩贵州 美美与共》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