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近三年,第一次上两会。这次我的任务很明确:与视频部的同事合作,盯“部长通道”。我们计划每次“部长通道”都以图解搭配视频的形式出一篇“干货”梳理稿件,帮助大家迅速get到部长们回应了哪些关切。
其实“部长通道”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去年两会,身在后方的我就做了很多梳理稿件,“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有一段长约百米的铺着红地毯的通道”,这句话我都快倒背如流了。每年两会,这里就像一个“不请自来”的新闻发布会,各部委的主要负责人都会在这里面对成群的媒体记者的提问。不同的是,从往年的“拦部长”,到如今部长们排队接受采访,“部长通道”变得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权威。
今年首场“部长通道”设在3月3日下午的政协开幕前,但由于我和视频部的同事都是人大的证件,所以我们只能坐在后方看电视直播。3月5日上午,人大开幕前,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我们拍视频需要一个好的机位,所以激动地我早晨4:30便起床,5:30和视频部的同事跟随报社的车辆来到人民大会堂前,只是万万没想到现场的队伍已经排了很长,数百名中外记者扛着各种长枪短炮在3月初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在我这个菜鸟看来真是不明觉厉。等了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开始安检入场,我们的视频同事过完安检抓起三脚架就一路狂奔去占地儿,等我背着剩下的大包小包追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在后面的台阶上占了一个靠中间的位置,我们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后面陆续有背着摄像设备的同行赶来,不放过任何可以插空的位置,迅速支起架子。还不到10分钟的时间,通道前,台阶上,长枪短炮,严阵以待。
通道红线外,记者们调试设备。
离通道约3米处还有几层台阶,也可以清楚地拍到部长们。
8:10分,“部长通道”准时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谈电信诈骗、谈对台方针、谈经济发展、谈网购安全、谈交通拥堵、谈农产品质量……50分钟下来,“干货”满满。部长在答,镜头在记录,文字记者们也在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摘取最关乎民生的内容,迅速传回前方。
8日、12日,“部长通道”还在继续,更多部长出来接受媒体采访。通过这几次采访记者注意到一个小细节,由于每位部长发言时间长短不一,所以很多部长都要耐心地在场外“候场”等待前一位发言结束,有些部长甚至要“候场”二十多分钟才能上场,这也成为“部长通道”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一个第一次上两会的记者,不得不感慨,这还是我第一次跟如此多的部委负责人如此零距离接触。实际上不只我,在12日那场“部长通道”上,不少列席人大全体会议的政协委员们在经过时也纷纷驻足围观、拍照。
3月12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部长通道”等候发言。
3月12日上午人大全体会议开始前,经过“部长通道”的政协委员们纷纷驻足围观、拍照。
据人大新闻中心介绍,今年两会“部长通道”共有9场。截至3月12日上午,“部长通道”已进行了8场,有媒体统计,这8场共有近40位部委相关负责人发声,而去年这一人数则是34人。相比之下,今年部长们更加积极主动,“部长通道”也更权威、更亲民。15日上午,最后一场“部长通道”将开启,我们期待更多部长发声,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
(中国日报网记者 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