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9日讯 当今中国,一场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展开。网络购物、网上聊天、网络娱乐、网络理财……“互联网+”时代全面开启,对于中国社会大众的交流方式产生了显著影响,微信、微博、论坛、知乎等社交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于中国社会的舆论生态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曾几何时,怨气、戾气充斥于网络空间之中,滥言、谣言令网民防不胜防,这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权利,严重妨害了网民群众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一时间,网络中乌烟瘴气的不良生态……成为街头巷尾群众热议的话题,对于网络空间进行有效治理的呼声在民间愈来愈高。
俗话说“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为了顺应中国社会最广大群众对于网络的呼声、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进行网络自由言论等活动的权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表达了管网治网的决心和信心,从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强化问责等多个角度出发,积极引导互联网生态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次里程碑意义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的具体要求。他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从而明确提出了“网络群众路线”的时代命题。
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也相应地具有新的时代内涵,这就具体体现为网络群众路线。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19”讲话中明确要求的,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既然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如此重要,如此体现时代的迫切要求,我们应如何走好这条网络群众路线呢?这就涉及到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问题。
具体而言,各级领导干部要准确界定自己在网上的角色定位。网络群众路线需要高度的人格魅力,网络传播往往是从喜欢一个人进而喜欢一个人的观点和思想。所以说,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观点得到网民的理解,那就要让群众发自内心地认可、信赖你,主动向你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网络个性和特征,才能增强我们的识别度和信任度。同时,网络舆论场更要求我们广大领导干部必须信仰坚定、是非鲜明、勇于奉献、不怕牺牲,不仅敢于亮剑、善于斗争,而且要积极团结更多群众与我们站在一起并肩战斗。
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做到内容方面的准确定位。这就是要适应网络的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与网民进行诚恳的沟通,增强沟通的透明度、工作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网民的监督。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对于网民诉求的积极回应,在网上开展群众路线,一定不能无病呻吟。而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勇于针对现实问题做出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回应,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素养,在网络上的发言要体现出理论的高度、现实的深度。同时,要对群众的利益表达进行有针对性地解剖,有针对性地回应,才有可能真正打动群众。
同时,要实现话语形式的有效转变。我们要认识到,许多党员领导干部的话语表达方式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即一种政治化的表达方式,有的甚至大话、空话、套话不断,缺乏问题意识和应有的真诚。但是,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之间有着显著差异性。如果这个差异性不能够有效化解,就有可能形成互相不理解的状况,进而影响我们党的主张、党的意志、党的精神的传播。例如,我们在政治话语层面来讲群众路线,这没有问题。但是如何让群众路线这种政治话语得到大众的理解呢?显然,它需要发生一个话语转换,也只有这种从政治话语到大众话语的自觉转变,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需要强调的是,要在更多更好地造福人民的过程中走好网络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总的来说,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通过把党的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需要,网民将极大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网络空间将成为网民群众自己管理、建设的舆论主阵地,随之而来,健康有序、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新风尚也将吹遍我国互联网空间。(作者:李艳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