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景色新——通渭县发展苹果产业侧记

作者:晁君杰 吕瑞芳 来源:甘肃日报
2017-04-20 09:33:00

几年前的通渭东南部,和定西的大部分地方一样,以小麦、洋芋、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绿色”在深浅浓淡的变化中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清明时节,驱车行进在通渭东南部,从山梁到川地,不时有大片的苹果林映入眼帘。

这种变化,是近年来通渭县把发展林果产业作为提振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科学规划、大力投入的结果。尤其是苹果种植,从自发试种的零星点点,到大规模推广的成林成片,再到成为特色产业的满山遍野,苹果园在增加了群众收入的同时,也装点着曾经单一色调的黄土地。

“2000年,去山那边的静宁走亲戚,发现他们种了苹果树后,生活好了,山也变美了。虽然我们两个地方挨着,可这边的山还是光秃秃的,日子照样紧紧巴巴。”新景乡王湾村村民郑长吉说起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第二年,郑长吉试种了2亩半的苹果树。“当时媳妇还不同意呢,因为苹果不像庄稼,头几年没效益,四五年后才挂果,有一定风险。”郑长吉说,“一开始,大家都和我一样,基本上都是试着种,后来政府开始大规模推广,树苗也不要钱,还请静宁的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退耕的地种上果树还有补偿。这样一来,大家胆子都大了,我的2亩半果园也变成了36亩,收入更是一年比一年好。”如今,王湾村的绝大部分土地都种上了苹果树。

郑长吉的哥哥郑振吉说:“这两年,政府又引导种一些新品种,其中的高山水晶红富士特别适合在山上种,其他品种也是又红又甜,还耐贮存,刚到挂果期,就被来自各地的客商订购一空。”

刚开始的时候,苹果林主要集中在地形平坦的川地,后来当地政府引进高产优质的特色品种,让苹果在沟卯和山梁也能“安家落户”。

通渭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为了在苹果种植适宜区推广和扩大种植规模,近年来,县里专门在每个乡镇至少安排2名林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如果出现成活率低的情况,第二年还会安排补植。另外,通渭县还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将耕地变成林地,在勘定的适宜区域发展经济林果,并统一免费提供树苗。

陇川乡是通渭县发展苹果产业较早的地方之一。

“这些苹果树现在看起来成片成林的,其实在以前也就是房前屋后的几棵。”菜子村村民南瑞说,这些年孩子上学、家里盖房、买车全靠果园的收入,村里也有很多农户靠卖苹果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苹果树已经成为“摇钱树”。

村民苟彦虎是大家公认的“苹果迷”,他骑着摩托车跑到各处学习苹果种植技术的事被村里人津津乐道。种了近30年的苹果树,苟彦虎现在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去年,苟彦虎又在流转的100多亩坡耕地上全部种上了苹果树。谈到今后的想法,他说:“我发现滴灌好得很,今年苹果卖得好的话,明年我就打算铺设滴管设备,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

陇川乡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苹果‘甜头’越来越大,吸引了果农自筹资金和社会资金的参与,目前很多村已经形成了集中连片的优质苹果产业带,现在是‘成片成林苹果树、家家户户高收入’”。

就这样,通渭县林果产业发展已进入了由扩张种植规模向提质增效、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传统林果业向现代林果业转变的时期。

通渭县林业局负责人说:“为了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政府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林果基地的科技投入,包括防雹网的铺设,农药、化肥的供给,一方面加快优质高产示范园的建设,为果农提供观摩学习、技术交流与培训的场所。”

鸡川镇近年来把苹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培育,位于金城村的鑫旺林果专业合作社是当地苹果种植的龙头企业,2013年合作社流转土地400亩,建立了标准化苹果种植示范园一处,后又投资建立果品储藏基地一处,年贮藏能力达7000余吨。

通渭县把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作为林果基地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尤其是2016年以来,在鸡川、陇川、新景、常河等乡镇创建了一批优质高效、特色鲜明的林果示范基地;在五星、马营两个国有苗圃和通渭县森源苗木合作社建立了苹果苗木嫁接培育基地。

截至2016年底,通渭县9个乡镇完成苹果栽植面积13.66万亩,产量达到6万吨,实现产值2.4亿元,苹果产业已经成为通渭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促农增收的“重头戏”。而随着果树面积的不断增加,以及更多的果园进入结果期、盛果期,林果收入正在成为当地农民群众致富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