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友谊如喀喇昆仑公路,越走越宽广(行走“一带一路”)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5-07 10:16:54

中巴友谊如喀喇昆仑公路,越走越宽广(行走“一带一路”)

  中巴两国工人在拉合尔橙线项目轨枕预制厂制造混凝土轨枕。

本报记者 孟祥麟摄

巴基斯坦,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张骞策马、玄奘西行,丝路辉煌连接着中巴。

两年前,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两国确定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产业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

如今放眼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如火如荼,成果丰硕。不少巴基斯坦人感叹:“感谢中国兄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友谊路——

升级改造,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在巴基斯坦北部,一条公路如同巨龙,逶迤在崇山峻岭之中。这就是由中国援建、被称为“天路”的喀喇昆仑公路。这条中巴友谊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际公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巴工程人员不惧艰险、劈山斩棘,完成了巴基斯坦人眼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打通了中巴间唯一的陆路通道。

为进一步强化巴基斯坦国内的互联互通,2016年9月,由中国交建负责实施的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塔科特至哈维连段)正式启动。目前,工程已初具规模,站在工地附近的山坡上眺望整个工地,40摄氏度的高温下,机器往来穿梭,工人干得热火朝天。

项目经理朱江帆一刻也闲不下来,看着忙碌的工地,他兴奋地描绘着未来场景:一座大桥很快会将眼前的两座山头相连,120公里的升级改造公路将在2020年前完工……

朱江帆和工地上的中巴员工不会忘记习近平主席两年前对巴基斯坦的访问。“走廊规划和布局要兼顾巴基斯坦各地区,让发展成果惠及巴基斯坦全体人民,进而惠及本地区各国人民。”习主席的话犹在耳边。

“要致富,先修路。”巴基斯坦人对中国这条发展经验感同身受。受限于设备和资金,巴基斯坦的很多路修修停停,有始无终。如今,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迎来飞速发展。修路工人艾哈迈德和亲友都很关注公路的建设。艾哈迈德说,他的一位叔叔在跑长途货运,有时会受商店之托,运送水果和蛋糕。之前路况不好,经过长时间颠簸,很多食品已不新鲜,外形也受损,卖不出好价钱。“这条路修好后,能缩短货物运输时间、降低成本,也会为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我们期待那一天早点到来。”

发展路——

首条城铁,为古都增添现代化气息

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有着璀璨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中国公司承建的轨道交通橙线项目,为这座古都增添了现代化气息。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没有地铁和轻轨,这成了谢里夫总理心中的遗憾。2013年上任伊始,谢里夫就来到了中国,专门在北京乘坐体验地铁6号线,感慨万千:“这是一条非常先进、令人印象深刻的地铁,我们也在考虑,如何在巴基斯坦建设类似设施……”

很快,他的愿望成为现实。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巴期间,与谢里夫总理共同见证了橙线项目合同的签订。该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首个正式启动的大型轨道交通项目,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组成的联营体承建。旁遮普省官员萨瓦尔感慨地说:“橙色是明快的颜色,充满了跃动感。‘一带一路’为拉合尔这座古都,乃至整个巴基斯坦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联营体橙线项目部专业经理王峰来自西安,曾参与过京沪高铁设计,拿过国家基建最高奖詹天佑奖。他说,将按照京沪高铁的质量要求建设拉合尔城铁:“平稳、舒适,就算在车上立一根烟,跑完全程也不会倒。”

橙线贯通拉合尔,全长约26公里,包括两个地下车站,24个地上车站,承包合同总价约为16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支持。项目采用中国标准,地铁车辆及机电系统全部采用中国设备。工程的土建于去年开工。“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建设,展现中国的施工和制造水平,及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也希望这个项目成为‘一带一路’的典范工程。”王峰对本报记者说。

旁遮普省公共交通公司运营总经理奥塞尔表示,橙线项目承载了巴基斯坦各界的期待,两国大量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正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建设一线,“相信橙线项目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信息路——

优质网络,惠及全国万人以上城市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通信网络行业发展缓慢,一到偏远地区,信号就时有时无。如今,这一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当地朋友告诉记者,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公司(辛姆巴科公司)对此功不可没,作为耳熟能详的品牌,中国移动已深深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在辛姆巴科公司的伊斯兰堡客服中心,接线员们正忙着接听客户电话,一丝不苟地记下相关反馈。乌尔都语、英语和汉语答疑解惑,全面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辛姆巴科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波告诉本报记者,自2007年进入巴基斯坦以来,中国移动已经是当地第三大运营商,客户人数从最开始的几十万,发展到现在的2800多万,其中4G用户数达到240万,居巴基斯坦第一位。截至2016年底,公司基站实现了巴基斯坦全国万人以上城市全覆盖。

公司客户部副总经理谢雪松告诉本报记者,通过4G高速无线宽带网络,打造中巴信息走廊,努力为在巴中资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中国移动为“一带一路”重点工程提供信息覆盖,同时也为在巴中企员工提供更好的网络和通信服务,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辛姆巴科公司的口号“新梦想”很好地体现了“一带一路”理念,帮助很多巴基斯坦人实现了就业梦。公司坚持本土化运营,除21名中方管理人员和专家外,其余人员都来自当地,直接招聘员工3200人,间接创造5万多个就业岗位。辛姆巴科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马丁在回顾多年工作经历时说,在辛姆巴科工作是一个双赢的体验:“公司会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讲座,我和许多同事从中学到了实用的技能。凭借高素质的当地员工,中国移动的巴基斯坦客户人数也在增多……我们为此自豪,也感到高兴。”

“我们不辞赴汤蹈火,因为相信阳光未来。”巴基斯坦国父真纳的这句名言被广为传颂。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号角声中,在中国公司的助力下,全面发展的种子,正在巴基斯坦这方沃土生根、发芽,也将开出绚丽的幸福之花。

中巴传统友谊必然像喀喇昆仑公路一样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