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物博物馆让孩子们爱上科普

作者:王诗培 来源:中国旅游报
2017-05-22 15:18:00

  你还记得一部名叫《博物馆奇妙夜》的电影吗?影片里有一座神奇的博物馆,馆藏的古生物们在每天太阳落山后都会“活”过来,如同被施了魔法般围绕在电影主人公身旁,这奇妙的场景令不少观众为之着迷。

  在北京的一家博物馆里,你也有机会夜宿馆中,探访神秘的博物馆展厅,守在自己最爱的展品旁入眠——这就是国家动物博物馆。

  丰富藏品

  一块灰色巨石边,一头威武的雄鹿展示着自己漂亮的扁平状大角;一只臃肿的灰熊支起身子趴在矮树墩上,四处张望;躺在竹堆里吃竹子的熊猫十分悠闲,孔雀们争奇斗艳……走进国家动物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动物世界”,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让游客如穿越般近距离观赏世界各地的动物。

  国家动物博物馆坐落在科研院所林立的北京北辰西路,紧邻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据博物馆宣传主管陈迟介绍,国家动物博物馆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开放,它依托中科院动物所而建,面向公众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普教育的价值。

  国家动物博物馆占地约7500平方米,地上、地下共3层展厅。地下一层有动物多样性与进化展厅、无脊椎动物展厅、国门生物安全展厅及交流展厅。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够了解到动物的多样性,追溯生物的起源及进化过程,还能观察动物进化各阶段的形态。国门生物安全展厅也是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是由中国科学院与质检总局共同打造的保护国家生物安全的平台。除了以图文的形式让游客了解国门生物安全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外,还展示了一些海关缴获的违禁生物样品。

  地上一层是鸟类及濒危动物展厅,这里有各种鸟类的形态标本,并展示其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所产生的喙、翼、足的变化,还重点展示了我国特有的鸟类和珍稀鸟类。濒危动物展厅内有许多珍稀野生濒危动物标本,中华鲟、东北虎、普氏野马等濒危动物通过标本的形态近距离出现在观众面前。

  地上二层共有三个展厅,其中动物与人展厅介绍了人与动物相依相伴、共生共存的景象,既涵盖人类利用昆虫所获得的各种生活资源,如蚕茧抽丝、蜜蜂酿蜜,也有利用动物入药的药用成果介绍等。此外,还有昆虫及蝴蝶两个展厅。

  昆虫展厅和蝴蝶展厅是充满神奇感的“小世界”。这里能看到色泽鲜艳的“会移动的宝石”——甲壳虫,多姿多彩的“夜之精灵”——蛾子,凶猛的捕食性昆虫虎甲、螳螂、齿蛉、胡蜂,温文尔雅却置其他动物于死地的寄生蜂、寄生蝇,伪装植物枝叶的竹节虫、螽斯,善于警戒恐吓的蜡蝉、蛾子、食蚜蝇,色泽亮丽的蝴蝶……每种昆虫都被整齐地陈列在展示架上,放眼望去十分壮观。

  国家动物博物馆拥有400余万号昆虫标本,众多科研人员在此从事昆虫分类学研究。

  寓教于乐

  国家动物博物馆非常重视科普学习的互动、体验。陈迟说,“观察昆虫、捕捉昆虫制作标本是很多青少年和昆虫爱好者十分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为了让孩子们积极参与,馆内的专家们运用多媒体向公众介绍昆虫、昆虫野外识别方法及如何捕捉和鉴赏昆虫。此外,专家们不仅在现场为游客演示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技巧,过程中还鼓励、指导游客亲手制作昆虫标本。”陈迟介绍说,国家动物博物馆是北京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资源单位,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关村中学等学校的学生经常到博物馆学习实践,在学生中的口碑很不错。

  此外,国家动物博物馆还会举办“科普探索营”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经历一场别样的科普旅游。“去年夏天,我们组织了云南高黎贡山科学探索营活动,这个活动与旅行社的旅游路线不同,探索营的营员跟着我们的科研人员深入野外,参与研究工作,目的是对大自然、对动物进行观察和研究。营员住在中科院设在保护区内的科考宿舍,所到之处也是少有人到达的野外考察区。科研人员对营员进行专业指导,之后营员们撰写研究报告或考察散记。我们会把优秀作品推荐到相关杂志上发表,营员们拍摄的优秀照片也有机会优先参与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野生动物摄影展。参加科普野外游既能加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互动,也能让孩子们扎实地学到知识,增长见识。”陈迟说,这项活动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普遍欢迎,每次开团都会吸引很多人报名。

  据介绍,“博物馆奇妙夜”是国家动物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夜晚,博物馆内虽然没有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中所呈现的惊奇场景,但也同样精彩。晚上7点,活动缓缓拉开序幕。孩子们在4D影院里了解动物种群的兴衰与变革;熄灯后,讲解员带领孩子们打着手电筒观察动物标本,讲解动物习性……一系列活动仿佛一场探险之旅,牢牢抓着孩子们的注意力。睡觉前,工作人员还会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搭帐篷,睡在自己喜欢的动物标本的旁边。

  国家动物博物馆还有一个明星节目——脱口秀“硕毅说吧”。馆内的张劲硕博士和北京动物园动物饲养管理员杨毅以说相声的方式生动地向游客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理念,深受游客的喜欢。陈迟说,“动物博物馆里的活动非常多,我们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如果他们因此对动物知识产生了兴趣,那就说明我们的做法是成功的。”(王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