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长江经济带】重庆长寿:工业城市的绿色生态发展之道

作者:李宏 李凡 来源:光明网
2017-07-01 00:34:44

光明网重庆6月30日讯 6月29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网络主题活动在重庆启动。记者跟随采访团队来到重庆长寿区,就企业循环发展、绿色生态建设之路进行考察采访。如今的长寿,早已从到处弥漫灰尘的综合性化工基地,俨然变成了一个满眼绿意、处处生机的生态之城。

【共舞长江经济带】重庆长寿:工业城市的绿色生态发展之道

记者们走进长寿经开区 李凡 摄

循环发展的工业基地

走进重庆长寿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一个醒目的城市工业规划图摆在大家眼前。“城区建在地势高的地方,又位于上风向,中间还有庞大的菩提山生态区作为缓冲屏障,化工区和钢铁冶金等工业园都与城区建立了良好的生态隔离带。”重庆长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冉洪介绍说,从科学的规划设计入手,就先保证了工业基地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通过合理规划,夯实环保基础等措施的基础之上,长寿经开区走上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之路。“目前我们的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已达97%。”冉洪介绍说。

位于长寿经开区的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记者了解到,生产商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乙炔,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天然气→乙炔→醋酸乙烯→聚乙烯醇→高强高模纤维,以天然气制乙炔副产尾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甲醇能耗仅0.23吨标煤/吨,年产能为77万吨。

而这也是长寿经开区企业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园区通过充分利用本地天然气、盐卤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综合利用产业废弃物,促进企业内部循环。 同时,园区还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和产业特色,着力构建天然气化工、化工新材料、氯碱化工、钢铁冶金、特色副产物、产业废弃物6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并从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高整个园区的产业关联度和循环经济效益。

据悉,截至目前,长寿累计建成循环经济项目30余个,累计投资180余亿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先后被评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共舞长江经济带】重庆长寿:工业城市的绿色生态发展之道

待成熟的长寿沙田柚 李凡 摄

万亩柚林增效益、把山绿

从长寿城区乘车一小时左右,来到了邻封镇沙田柚种植园区。从高高的观景台望去,密密麻麻的沙田柚树林,像一条绿色的丝带,紧紧地包裹着远近的大小山丘。不远处的龙溪河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和两岸的柚子树相映成趣。

10年前,长寿区按照园区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成立沙田柚种植园区,覆盖沙田柚园区核心示范区及渡舟高峰村、长寿湖石回村和但渡龙寨村等区域,共62.18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底,长寿区沙田柚种植面积9.84万亩,投产面积5.42万亩,总产量5.9万吨。

邻封镇党委书记李智勇介绍说,柚子树一年四季常青,能很好地实现水土保养。建设沙田柚种植园区除了对龙溪河植被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外,还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很好的收益。李智勇介绍,沙田柚种植园区主要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为主,公司化发展模式为辅。目前,按照市场价格,邻封镇产地甲级沙田柚能卖到4元一个左右,特级售价在8元一个左右,售价最高的可达15元一个,亩均产值在12000元左右,经济效益较为可观。据调查,柚农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0元以上,远高出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2元。

此外,长寿区还通过推进沙田柚产品的深度加工促进一二产业融合,开发沙田油茶、沙田柚酒、沙田柚菜品等新产品。同时,通过打造“十里柚香”乡村旅游景区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加强与长寿湖、长寿古镇的旅游合作,实行“抱团”合作机制,全面培育园区乡村旅游业。

下一步,长寿区将启动沙田柚标准化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在邻封镇规划建设1000亩沙田柚标准化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另一方面,将强化邻封镇“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培育,到2020年,力争新培育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新发展沙田柚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家,同时力争引进1个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乡村旅游项目,发展30家以上星级农家乐。

【共舞长江经济带】重庆长寿:工业城市的绿色生态发展之道

西南地区最大人工湖-长寿湖景区 李凡 摄

生态治理让西南最大人工湖重回生机 成旅游热地

离长寿城区不到20分钟的车程,来到了星罗棋布的长寿湖。拥有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的长寿湖它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湖区203个形态各异的岛屿交织,波光涟漪,美景怡人。长寿城区集中式引用水源地,也是长江重要的次级河流。

据介绍,1991年以前,长寿湖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Ⅱ类—III类,呈现较好的水环境质量,后来,为了开发长寿湖渔业资源,湖区逐步推行了网箱网栏养殖。同时,湖区周边流域工业、生活、面源、禽养殖等污染也逐渐突出。

"那个时候我还小,只记得当时的长寿湖里面的水是黑的,时不时还有难闻的臭味。"当地长寿湖导游告诉记者说。90年代以后,网箱网栏养殖在长寿湖大幅度增加,为了增收,农民大量采用肥料养殖,湖水水质严重恶化,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水质掉落到劣V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彻底解决长寿湖污染问题,长寿区政府多管齐下,全面出击。记者了解到,2004年,长寿湖流域全面取缔了网箱网栏养殖方式。为了解决工业污染源,自2009年以来,长寿先后关闭了龙溪河流域李记食品厂等4家重污染企业,完成流域内9个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率达到98%。

“生态环境破坏,我们还要用生态治理来应对。”长寿湖管委会副主任陈路说,近年来长寿湖不但在湖边进行植树、植草等环境养护工程,还在湖中大量养殖白鲢、花鲢等能够净化、清理水质的鱼类。2012年,长寿湖管委会开始有计划地将湖区居民进行生态搬迁,使得湖区生活垃圾污染源大幅度减少。

此外,长寿区还建立流域清漂长效机制,并每季度与重庆市梁平县、垫江县召开流域污染治理协调工作会议,进行跨境污染联合查处、共同治污。

据悉,自2011年以来,长寿区先后多渠道投入资金近19亿元,通过实施生态安全调查、规范水源地建设、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移民等6大类52个工程,长寿湖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长寿湖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局部区域达到了Ⅱ类水质,湖区及其周边生态系统逐步得到修复。今年1月到5月,长寿湖吸引了140万游客前来钓鱼、游泳、赏花,生态治理后的绿水青山让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