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下称“亚金协”)在北京举行成立仪式,这是中国继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之后,对国际及地区金融体系稳定做出的又一突出贡献。
亚金协是区域性国际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奉行“联通合作、共治共享”的理念。它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亚洲金融机构提供便利的沟通渠道,同时,通过治理结构制度安排,使全体会员能够共同治理协会,最终成果由全体会员共享。
中国是成立亚金协的倡议方和东道国。今年5月11日,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之一,亚金协正式成立并定址北京。
截止目前,亚金协已有107家会员机构,分别来自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地区机构为89家,地区外机构为18家。就金融机构类型而言,亚金协具有广泛性,不仅包括各金融类型的行业社会组织,而且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产管理、金融教育以及金融服务等各金融领域机构。
目前,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及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缺口。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到2030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达到26万亿美元,即每年1.7万亿美元。每年的资金缺口在8000亿美元左右。
这么大的资金规模不是一个国家和一家金融机构能够解决的。根据汇丰银行集团总经理范礼泉在去年第九届亚洲金融论坛上提供的数据,在短期到中期,中国需要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2400亿美元的融资。但中国无法独自包揽这么大的融资需求。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于2015年博鳌论坛上提供的数据显示,亚投行能提供的总融资规模在1.2万亿到1.3万亿美元之间。而世界银行和亚行提供的融资规模则更小,每年只有300亿美元投在亚洲基础设施上。亚投行、世界银行和亚行三家金融机构融资能力相加也不能满足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要。
另一方面,亚洲地区内外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量社会资本闲置,无法得到合理利用。据权威机构数据,目前全球有大量闲置资金未能有效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据瑞士信贷报告,截止到2014年6月底,全球私人财富的规模已经达到263万亿美元。而据毕马威中国基础设施团队主管冯栢文提供的公开数据,全球由长期机构投资者管理的私有资金估计达85万亿美元,而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私有资金仅约1.5万亿到2万亿美元。
而亚洲地区的高储蓄率使得大量社会资本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据公开数据,储蓄率(国民储蓄总额占GDP比例)达到或超过50%的国家均为亚洲国家。
因此,亚金协可通过与亚投行、丝路基金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及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层次融资渠道,并能有效解决目前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中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破解亚洲高储蓄率困局,推动亚洲资本从欧洲及北美地区回流,并带动亚洲地区以外资本进入本地区,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首先,亚金协、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三者定位、发起机构、业务功能不同,三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提供完善的多层次融资渠道。亚金协是区域性国际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而丝路基金则是由中国发起成立的金融机构。亚金协会员机构的业务形态涵盖了大部分主流金融业务形态,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则是业务形态单一的专业化机构。亚金协提供的是社会资本,而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提供的则是政府资金。
亚金协、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三者相互合作,就能把国际政府间的资金合作和国际社会资本间的资本合作打通,由此可以调动亚洲地区内外庞大的沉睡资金为“一带一路”倡议及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
其次,亚金协成立能够解决亚洲地区储蓄和投资脱节的结构性问题。亚金协通过打造专业、务实、创新、高效、包容、共赢的金融交流合作平台,推动金融中介的区域协作,能够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使会员能够共享服务和成果,实现共赢。
再次,亚金协能够推动亚洲资本从欧美市场回流,并带动亚洲地区之外资金进入亚洲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在过去数十年里,亚洲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储蓄资金流至欧美金融市场。而在目前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欧美银行却开始从中快速退出。据今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到2016年底,亚洲基础设施领域前20大银行融资人排行榜上,在榜单前10名里,中资银行占了7席,而2015仅占1席;中资银行提供的融资额达到384亿美元,占60%的市场份额。
因此,设立亚金协可以推动亚洲地区金融机构合作,做大做强亚洲金融市场,推动亚洲资金从欧美市场回流,造福亚洲地区,同时,坚持“立足亚洲、开放包容”的精神,积极吸引地区外资金进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目前,亚金协已有18家亚洲地区外金融机构,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吸引地区外金融机构加入亚金协。
(作者:尹锋 中央党校“一带一路与创新转型”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