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90后大学女教师日记走红了

作者:徐亚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17-07-26 16:13:31

烈日炎炎,湖南理工学院一群年轻人行走在平江县山山岭岭,展开扶贫调研;余思嘉老师每天写出一篇“扶贫日记”,在湖南理工学院团委及新闻学院微信平台上一经推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和“点赞”。

90后女教师的“扶贫日记”,一夜走红了。

奇!90后大学女教师日记走红了

青年党员主动请缨

“情牵脱贫心所向,新闻学院在路上,不畏酷暑赴源里,湘莲可口菊花香,村民听闻喜相迎,诉困难来话家常……”7月24日晚,湖南理工学院新闻学院女教师余思嘉在平江县木金乡大兴村村部的简易床边,写下了这样一首打油诗,总结扶贫调研的感受。

7月初,湖南理工学院发起大学生暑期“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招募令”,召集志愿者赴平江开展扶贫调研。新闻学院90后教师余思嘉闻讯,主动请缨。

7月20日,余思嘉和38名教师、78学生志愿者,开赴了平江县117个贫困村。余思嘉和学生党员欧健华、欧阳群力组成小组,开始对龙门镇源里村、木金乡大兴村、木瓜村3个贫困村的调研,走访200多户贫困户,完成调研及资料填写工作。

奇!90后大学女教师日记走红了

3天完成一个村的贫困户走访

“骄阳下,源里村荷花产业基地里的荷花亭亭玉立,源里村的明天,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样,含苞待放……”余思嘉在7月20日的“扶贫日记”里这样写道。

源里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3户,2015至2016年脱贫30户,因病返贫1户,现还有贫困户24户。21日,工作小组走访了10户精准扶贫户,发现8户因病致贫、2户因劳动力不足致贫。他们详细了解了每户的致贫原因、希望等并录入信息。

22日,他们向着源里村剩下的14户贫困户出发。余思嘉决定继续延用一名同学采集贫困户信息,一名同学采集影像素材和进行问卷调查。

走访工作持续到晚上8时,除两户因常年在外工作无法走访,其余12户全部走访完毕。

奇!90后大学女教师日记走红了

挑灯夜战写“扶贫日记”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发挥党员作用,为扶贫攻坚贡献力量!”这是余思嘉在“扶贫日记”中写下的心声。每天夜宿农家,她都迅速将调研信息形成文字,并发回学校。

“扶贫,最重要的是扶志,有了脱贫的志气,贫困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脱贫户吴建国这样和余思嘉分享他的脱贫体会。

余思嘉忙将吴建国的故事记下来;同行的学生欧健华、欧阳群力则拍摄和整理文字、音频、视频。

“黄文玲的身上,散发着通过自己的勤劳把贫困一步步踩在脚下的斗志。再看黄文玲稍显昏暗的家,里面除了简陋,还充满了希望……”23日,因被扶贫户黄文玲脱贫的决心和勤劳打动,余思嘉团队当晚还赶写了2500多字的扶贫专题,昭示:脱贫攻坚的关键是扶贫户要有“脱贫之志”。

24日晚,余思嘉工作小组告别源里村,挺进大兴村。 为了方便写“扶贫日记”,余思嘉住在了村部。25日6时许,她就起来做当天的工作计划。

得知自己的“扶贫日记”受到关注,余思嘉颇感欣慰:“如果因为‘扶贫日记’,大家可以更多地关注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我会觉得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