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国防行】他让联黎部队司令惊叹

作者:李方舟 来源:光明网 
2017-07-27 04:51:00

光明网7月24日讯(李方舟)“这个掩体很坚固,确实能拯救我们的生命。中国工兵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面对刚刚构筑完成的国际雇员掩体,联黎部队司令比尔里将军发出了由衷的赞赏。也是,谁又能想到中国军人可以在4个多月内完成由总共21个掩体组成的大型国际雇员掩体呢?

顾名思义,国际雇员掩体是联合国为在黎巴嫩工作的国际雇员建立的大型防御掩体,是规格极高的建筑工程。

徐正义想到了,徐正义也做到了。国际雇员掩体里,浇筑了钢筋石子、也浇筑了第十五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建筑工兵分队和徐正义的汗水。

【网络媒体国防行】他让联黎部队司令惊叹

入伍二十载、少校军衔、四度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徐正义的履历表上金光闪闪。从2006年成为第一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的一员开始,徐正义就和黎巴嫩结下了不解之缘,短短十年间,徐正义曾先后以扫雷连排长、副连长、连长的身份赴黎维和,这一次,他的职务变成了建筑连连长。“我从前在维和部队一直从事扫雷工作,这是我第一次从事建筑工程类任务,还是指挥。老实说,接到任务时心里是有点没底的。”

掩体墙面厚达1米高达3米、占地1500多平方米,可供500人的安全庇护、防护能力最强……徐正义初战面对的“对手”,是建设联黎任务区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地面掩体。事实上,这个工程不要说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门外汉,即便是对经验丰富的工程指挥人员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但既然联合国将信任交给了中国、交给了徐正义所在的第15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那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完成它。

【网络媒体国防行】他让联黎部队司令惊叹

徐正义负责的是其中8个掩体的工程。接到任务后,徐正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其他类似的建筑工程、看联合国提供的建筑标准、看相关的技术材料。看完之后,徐正义的心里总算是有谱儿了:这个工程我们干得成!随后,徐正义按照自己拟定的计划从排到班、从班到人,逐步推进工程进展。

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率。徐正义和他的队员们什么都学:钻探机、装载机、打桩机、小型气泵、各类专业的建筑工具……只要是工程中用得着的,徐正义就要保证自己和自己的队员都会用。“在工作中,首先要订立一个自己的标准,随后再让所有人认同自己的标准”,徐正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短短数月的施工时间,徐正义身体力行,和手下28员官兵一起化身成为建筑工程中的“全能战士”,克服一道又一道的难关。

【网络媒体国防行】他让联黎部队司令惊叹

“这里的挖掘机没法用!”工程开始后,一道难题拦在了徐正义面前。原来,在国内徐正义所在部队使用的挖掘机延伸臂长均超过25米,可以很好的适应工程作业的要求,但黎巴嫩当地用于作业的挖掘机可抬起角度仅有20度左右,这意味着它的最长臂长不超过18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怎么办?徐正义率先推起了小推车:既然不能用机械解决,我们就用点笨法子。一车又一车,短短4个月的工期内,徐正义带领连队竟然靠着人力运送了约一万五千立方米的石子!

“在联黎任务区,有40多个国家的部队在看着我们,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我们代表着中国军人,代表中国。”坚定的信念、过硬的执行力,仅仅4个月内,徐正义所在的连队就以极高的标准完成了任务。当看到战友从联合国驻黎巴嫩任务区临时部队司令迈克尔·比尔里手中接过“司令嘉奖”(这也是联黎任务区对各国维和部队的最高级别的表彰)时,徐正义的心里满是自豪。

此后,徐正义再接再厉,和部队一起“攻下”意大利高塔维修等任务,收到了来自联合国的第二封感谢信。

除了工程建设任务,在老本行扫雷和“栽桩”(指在临时停火地点竖立蓝桶,)上,徐正义同样交出了满分答卷:扫雷,徐正义延续无一失手的纪录,在多次维和中已先后清排各类爆炸物上百枚;“栽桩”,徐正义突破联黎SOP的10厘米误差标准,将误差控制在1厘米内。

徐正义喜欢“中国标准”这个词,他认为这个词代表着质量、效率,是对一项作业最高级别的肯定。而今,徐正义多点开花,在不同领域成为了“中国标准”的代言人:建筑战场、“栽桩”战场、扫雷战场,在黎巴嫩,他已成为外国军人争相讨教的“明星”。“在那里,我们就是权威,就是标准。”徐正义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