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四川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5.1%,继续领跑三次产业
热点·四川经济这半年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08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四川省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
除了权威部门对经济大盘的分析解读,从行业、企业、个人等更微观的角度,四川省上半年经济运行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征?从中能看到什么趋势、可形成什么预期?为此,本报今日起推出《热点·四川经济这半年》系列报道,派出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请相关厅局负责人或知名专家进行点评分析,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创改革等方面,呈现亮点,直面难点,力图多维度展示、把握四川省经济运行态势。
现场
水稻“邂逅”鱼虾 隆昌田里藏着增收秘密
8月1日,隆昌县圣灯镇,“6月底,头茬小龙虾卖20多元一斤,这几天飙到50元了!”诚隆粮油专合社负责人刘小龙接不完的求购电话。山丘间连片的标准化农田里,稻子耷拉着“脑袋”,正在最后灌浆结实,再过十多天将进入收获季节。几尾鱼儿突然跳起,追逐飘落的稻花。每块田靠近田埂2米处,都有一个宽2.5米左右、长20余米的水凼凼,水下是撒欢的鲫鱼和小龙虾。
一水两用,一田多收,隆昌稻田里藏着增收的秘密。稻渔项目今年已列入四川省9个新开工农业重点项目榜单。
重拾老手艺 三年打造十万亩稻渔项目田
刘小龙将1500亩高标准农田升级改造,开沟养鱼虾,第一批5000公斤小龙虾已将种苗投入成本收回,到年底能净赚20多万元。“还有稻米,一斤起码要卖10多元!”刘小龙没想到,当水稻遇上鱼虾,身价也暴涨。
去年,刘小龙第一次试养,基本没什么鱼虾产出。今年卖掉城里的房子继续投入。
稻田养鱼并非新鲜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但那时一家一户种粮,顺便养几条鱼换点盐巴钱。
现在,要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水果,步人后尘;养畜禽,市场难判,不如就在稻田里做老手艺。”隆昌水产局局长卓键告诉记者。
2016年,隆昌被列为四川省2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全力打造“中国西部鱼米之乡”,启动三年实施规划,按北部、西北部、南部三个万亩核心示范区和快速通道稻渔文化休闲示范带布局,改造提升4万亩,新建6万亩,最终形成10万亩规模的稻渔产业。
北部的普润乡千喜农业公司将80亩撂荒地变成高标准稻渔良田。“隆昌地形像锅盖,北部水源条件较差,政府专门修了提灌站。”千喜农业老总陈垦原本做广告,看到政府决心,尤其是每亩2000元左右的建设和产业补贴,果断卷起裤腿当起农民。
“今年项目计划投资1.7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7800万元,建成标准化稻渔产业基地4万亩,目前财政已完成投入5300万元,建成36200亩,总体进度达90%。”隆昌县农林局多经站站长海健表示,能全面完成任务。
做好加减法 一亩田增收三五千元
“必须通过龙头企业联手合作社,探索出成功模式,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卓键介绍,关键是做好农田里的加减法。
隆昌布局了5个生态稻渔试点基地,陈垦的千喜农业在其中。“先做减法,养了鱼虾,就倒逼我们一滴农药不用、一粒化肥不施,杀虫靠黄板、性诱剂,喂的全是菜籽饼、麦麸。”陈垦说,这样养出的土鲫鱼颜色金黄,能卖16元一斤,比普通鲫鱼贵一倍。鱼粪又可肥田,种养循环,大米质量大幅提升,也能卖好价钱。
今年6月,陈垦等新型农民成立了稻渔产业协会,“就是为避免优质货低价卖。”海健介绍,协会统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统一打造“隆农联合”品牌,组织收购会员产品,并监督会员生态种养。
刘小龙已联系好种苗,将在田坎上种晚熟柑橘,田埂上种黑麦草,再养黑山羊,把每寸土地都用起来,将加法做大。陈垦则借助毗邻隆昌高铁站优势,开发80亩鱼塘,建起“乐耕周末乐园”,“成都人1小时就能到这里休闲垂钓,品尝生态鱼虾。”
“计划在示范区发展5000亩柑橘,我们专门组团赴浙江千岛湖等地考察,正筹划首届小龙虾美食节,启动鱼文化博览馆(西部鱼谷)建设,同时洽谈引进川南首个优质小龙虾繁育基地,小龙虾加工项目也已启动。”卓键表示,3年后,隆昌山乡将呈现“稻渔满仓,花果飘香,青山绿水,民富村美”盛景。
“稻米‘邂逅’鱼虾,一亩田起码增收三五千元。如今不少老板和农民争着要加入项目!”海健补充道。
深看
四川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毛业雄:
好成绩来自农业供给侧改革
上半年,四川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继续领跑三次产业,这充分说明,四川农业农村的“洼地”效应愈发凸显,吸引力不断增强。
好成绩是四川省上下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聚焦脱贫攻坚头等大事,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结果。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集中财力保障农业农村重点支出,已下达农业专项资金较去年同期增长13%,在持续加大水利、高标准农田等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同时,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投入,省级专项扶贫资金同比就增长了逾33%。同时,发力供给侧,大力促进川茶、川菜等特色效益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效益也不断提高。四川省今年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更加注重财政资金“药引子”作用,加大对金融和社会资本的撬动,建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农村要素被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本不断涌向乡村,前5月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速达44.2%。
四川省农业基础能力明显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得以夯实。下半年,农业农村经济一定能继续稳中向好,粮油生产稳中略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个高于”、脱贫攻坚再战再胜的既定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为四川省经济发展当好“压舱石”。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