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美若画卷 精神壮丽如歌
——摄影人心目中的塞罕坝
光明日报记者 王国平
“我庆幸自己是一名摄影师,能用相机记录下自然赐予我的种种感悟,不论时间长短,都是我对塞罕坝情感的印证。”风光摄影家姜平说。
8月初以来,各大媒体就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55年发展历程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报道。塞罕坝的壮丽风光被更多的人熟知。善于透过镜头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摄影人,以专业的目光重新打量这片林海。
朝霞中的塞罕坝七星湖。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摄
早在1993年初夏,姜平首次来到塞罕坝。他敏感地发现,塞罕坝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摄影创作,“虽然这里没有山的雄伟,也没有海的宽阔,但却能给人一份出奇的平静,这种源自草原的魅力常能唤起我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祥和。蓝天、绿草、湖泊、白桦林,这一切将我带入梦幻般的宁静世界”。
“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这是对塞罕坝风情的高度概括。在中国日报记者邹红看来,塞罕坝是摄影人创作的一个福地,“森林无边无际,绿色铺天盖地,清风吹过来,有着律动的节奏。一片一片的花海,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拿着相机拍摄,横竖都是一个美”。
王龙原来是学美术的,1991年来到塞罕坝林场工作。这里的四季,景色变戏法似地好看。他禁不住拿起相机,踏遍林场的每个角落,成了一个摄影人。2008年,他的一幅作品《天然氧吧》,定格了塞罕坝独特的自然景观,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选中,和另外199幅作品悬挂在各类奥运场所。多年透过镜头看塞罕坝,王龙总结出拍摄这片林子的规律:“拍大片,上山尖;拍好片,等多云天。”
在塞罕坝,姜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幻无穷,而且美妙的风景总是在前方,充满了未知的诱惑。于是,他几十次来到塞罕坝,“相机不离手,脚步不停歇”。他发现,夏季的塞罕坝到处都是养眼的绿色,即使在阴雨天,光线渐渐暗淡时,湖面上的绿色湖草还是鲜嫩的,拍下的画面让人觉得很舒服。2004年,他出版了画册《塞罕坝——解读风光摄影》,广受好评。2009年,又出版了一本风光图文书,取名《风光摄影解析:塞罕坝》。在书中,他不时抒发着对塞罕坝壮美的赞叹。
通过深入采访,邹红发现,塞罕坝的美不仅体现在风景上,也体现在精神上。
“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这个绿色奇迹背后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一片人工林,凝聚了三代人55年来付出的努力与心血。所以在拍摄时,我就觉得一棵树不只是一棵树,它是立体的,是有温度的。”邹红感受到了这片林海的重量。
王龙是“林二代”。在散文《我的父辈——致塞罕坝机械林场创业者》中,他写道:“我的父辈,你是绿色信念的追求者,像一棵棵寻着阳光生长的树。举一颗颗赤子之心,苦也如歌、累也如歌、哭也如歌、笑也如歌——壮丽如歌。”
采访时,邹红遇见了80岁的张省。张省是位“老坝上”,身体硬朗,走着走着,心急了不管不顾,还一路小跑。张省夫妻俩,加上三个女儿、两个外孙,一家就有7个人在林场工作。邹红专程来到他的家里,为这个大家庭拍了全家福。
“他吃过很多的苦,当年工作很努力,聊几句就知道他藏着很多的故事,但是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很普通。他总是笑着,跟小孩子一样可爱,心态豁达、乐观,让人心里暖暖的,肃然起敬。”邹红说。
她拍摄的全家福,11位家庭成员自在地坐着,朝着镜头朗声地笑。墙上挂着大大的“福”字,还有一幅画,四只骏马在撒欢地跑,名字就叫《马到成功》。
取景时,邹红想着要把这幅奔马图收入镜头,“以张省老人为代表的塞罕坝人,就像马儿一样,忠诚可靠,不知疲倦,永远向前奔跑着”。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24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