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坚守创造绿色奇迹 每一个塞罕坝人都是“先锋树”

作者:贺卓辉 来源:未来网
2017-09-05 13:47:10

8月30日,来自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工作人员在人民大会堂讲述了塞罕坝55年从沙漠变绿洲的绿色故事。

【砥砺奋进的五年·圆梦中国人系列报道】

未来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 贺卓辉)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去过塞罕坝的人们知道,这样的文字来形容那片连绵112万亩的林地一点都不夸张。

在蒙冀交界之处,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塞罕坝。55年间,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这里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从“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是三代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造出的绿色奇迹。

8月30日,来自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工作人员在人民大会堂讲述了塞罕坝55年从沙漠变绿洲的绿色故事。

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会见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说,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5年坚持坚守、不离不弃,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愧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在8月28日学习宣传河北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表示,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总结推广塞罕坝林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在荒漠中造林,在观念中植绿,在艰苦中作乐。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创业维艰:“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

8月5日,塞罕坝展览馆重新布展后再次开馆面向公众。在用照片、书信和文字布置的“六女上坝”展览前,一位老人久久伫立不肯离开。

她是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

回首53年前的一个晚上,正在承德二中读高三的陈彦娴和同宿舍的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几个好姐妹在不停讨论着:“什么地方艰苦?”“什么地方需要人?”

最后,6个好姐妹将上山下乡的地点选在了围场坝上地区。

“当时,我们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隽。”陈彦娴回忆,放弃高考平复了家人的情绪后,1964年8月21日,6个涉世未深的姑娘乘坐敞篷大卡车,一路高歌走向塞罕坝、走向自己的理想。

一段视频资料显示,当时的塞罕坝是一片土黄色的荒漠,一眼望去,看不见任何绿色植物,职工们每天拿着锄头上山,用自己的双手在荒漠上一棵一棵地栽种树苗。

在塞罕坝,6个女孩与男人一样,将带泥浆的树苗放到植苗机上,两手不停取苗、放苗。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后,两眼发干头发胀、穿着带泥水的衣服到头就睡。

她们和男人一样在没过膝盖的大雪中伐树,再拿绳子捆好,用肩膀拉着从山上向下滑。在凛冽的“白毛风”中,她们的脸、耳朵都冻得起了泡。

8月30日,站在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陈彦娴说,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都已经长成了大树,当年的茫茫荒原已经变成百万亩林海,我们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流过的汗水和泪水,都变成了快乐、骄傲和自豪!

300多年前,塞罕坝曾是清朝皇家围鹿打猎的地方。清末,国势衰微,内忧外患,“木兰围场”被开围放垦,树木被砍伐殆尽,加之山火不断,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留下的是恶劣的气候和荒漠的土地。这个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风沙肆虐、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1961年10月,正值金秋时节,塞罕坝却已寒风凛凛、冰冻成霜。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一行冒着严寒来到塞罕坝,寻找植物生存的痕迹。荒漠中的一棵小树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棵活下来的树,或许就是绿洲的希望。

据当时的林业专家判断,这是一棵落叶松,约有一百五十年的树龄。它就是现在人们口中的“功勋树”,在林场北部的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内。

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正是这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拓荒先锋,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没有饮用水,他们就化雪水用;粮食匮乏,他们就吃黑莜面加野菜。许多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类风湿等疾病,由于没有医院,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这一代造林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

创业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极其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连续的造林失败,动摇了大家的信心,塞罕坝造林事业处在了生死存亡边缘。

但面对气候环境的恶劣,面对连年植树效果不佳,塞罕坝人没有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的“马蹄坑大会战”后,林场种植的516亩落叶松的成活率终于达到90%以上,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造林人激动地嚎啕大哭。

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曾说,“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按照其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便撒在了马蹄坑林区。

如今的马蹄坑,已经成为一片参天耸立的森林,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王尚海纪念林。

守业维恒:每个人身边都有一棵“先锋树”

1962年,刚刚40岁的王尚海,原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带着老婆孩子上坝后,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作为林场的第一代领头人,王尚海成为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精神旗帜,这已经成为塞罕坝人的共识。

和王尚海一样,最早上坝的创业者多数已经逝去,追随王尚海等第一代塞罕坝人的足迹,第二代塞罕坝人接力守望着绿色的林场。

在全国媒体对塞罕坝的采访过程中,“望海楼”成为第二代塞罕坝人守业的典型建筑。

如果说,所有的森林都面临火灾威胁,那么,沙漠中森林的隐患就更大。

由于气候干燥,塞罕坝的防火工作一直箭在弦上,林区的9个制高点都设有望火楼,瞭望员驻守在离生活区很远的望火楼,生活艰难,寂寞难耐。

刘军、齐艳淑都是“林二代”,一位46岁,另一位47岁。他们本来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林场当护林员,11年前接受林场调令,到亮兵台望火楼当瞭望员。

刘军和齐淑艳的父辈都是第一代造林人。刘军的父亲在1958年上坝,当时林场尚未正式成立。之后,他的父亲不仅参加了林场创建和植树造林工作,还成为第一批望火楼的瞭望员。

按照树的成长过程,20年即为一代。

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技术员。

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在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刘海莹讲述了自己与另一棵“先锋树”的故事。

大刘海莹10岁的王凤明曾经与刘海莹共事十多年。

工作十几年,王凤明的工作岗位换过四五回,最苦、最偏远的林场他都干过。

在问及刚刚干出成绩就被调岗时,王凤明回答:我是个党员,党让干啥就干啥,干啥也得干好!

2005年,一位工人在清理水井时遇险,王凤明第一个跳下井去救人,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0岁。

塞罕坝上的这些共产党员,就是一棵棵“先锋树”,他们将生命和事业都扎根到这片林海。

塞罕坝112万亩人工林,4.8亿颗树,一米一棵排起来可绕地球赤道12圈。

但是,塞罕坝却集中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等5种极端环境,这些极端环境对树木来说都是致命的。

创业维艰,守业维恒。一颗小树苗成长成参天大树,面临的考验要远远大于人们能够想象的范畴。

塞罕坝建场之初两年,第一代务林人种下6400亩树苗,但1964年的一场大雪冻死了9成多;1977年,一场冻灾毁林20万亩;1980年,一场旱灾毁林12万亩……

传奇延续:接力绿色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塞罕坝造林人’。45年里,他们造林96.08万亩,将昔日的风沙肆虐之地,植成了林的海洋、花的世界。45年后,艰苦创业的传统被新一代“造林人”传承。如今他们仍坚守在山林旁,只为少点风沙,多些青山绿水。他们用生命和汗水记录着人与自然的一段历史,值得我们反思与敬畏的历史。”

在2008年第五届“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评选”中,塞罕坝机械林场团队被评为2007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集体”,以上是颁奖词。

千禧年后进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人被称为第三代塞罕坝人。

26岁的技术员时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林三代”。

“要是没有这片林子,现在林场的所有东西都没有,包括旅游也是因这片林子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源自这片林子,而这片林子是老一代艰苦创造而来的。”2014年,时辰回到塞罕坝机械林场。他的兴趣本不在林场,在太原科技大学学习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但是在林场工人爷爷的影响下,回到林场。

“虽然没有直接说强制让我回来,但是爷爷总会说林场的一些事情,让我感受到他的期望。”时辰说,有一年,爷爷带着时辰上山,回到最初工作的地方,指着一排荒废的破屋子说,这是他以前住的房子。

时辰能够感觉到爷爷的成就感。“他就看着自己亲手造的那片林子,现在长这么高了,心里就是高兴。”

杨丽是塞罕坝林场的第一位女博士。

2009年12月,杨丽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塞罕坝。与网上的美丽风光相比,杨丽看到的是冬日的塞罕坝:寒风所到之处像刀割一样,雪花纷飞,林场孤零零夹在大山中,满眼望去看不到人烟,“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凉透了,泪水开始在眼睛里打转”。

但当那些前辈们住过的马架子、造林用过的工具、穿戴过的衣帽就在眼前,马蹄坑大会战、六女上坝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就在耳边时,杨丽被深深地震撼了。

“一棵树需要几十年的精心呵护才能成材,而毁掉一棵树只需几十秒。作为塞罕坝新一代务林人,我的责任就是守护好这片绿色。”1980年出生的于士涛,每当谈及塞罕坝机械林场上百万亩森林,言语中满是责任。

2005年,于士涛从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毕业。当年9月,很少见山的于士涛,上了坝,进了山。

于士涛决心把自己的根扎下来。防火防虫、资源管护、育苗整地、植树造林、割灌抚育、经营利用,他随身携带笔记本,详细记录着每片林子的位置和林分特征,早出晚归,林场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2年间,他和同事开展了大径材培育、珍稀树种培育、优质树种引种和樟子松嫁接红松等项目研究,并利用塞罕坝气候、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销售、承揽绿化工程等产业,传承并丰富了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于士涛说:“经过55年的发展,如今的塞罕坝如何管护好、经营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担起来,绿色的‘接力棒’一定要握紧,好好地传下去。”

截至2016年底,塞罕坝林场共有职工1986人,其中在职1212人,越来越多的人才汇聚到这片林场。相比于55年前的369名拓荒者,他们学历更高、知识丰富,他们希望像老一辈塞罕坝人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本来可以承受每年100万人的接待量,可以靠卖门票轻松增加8000多万元的收入,可塞罕坝人却将每年的游客量控制在50万人以内,收入自然也随着减少了一半。目前,这里的旅游开放面积也仅占林场总面积的万分之四。

河北日报记者赵书华见证了塞罕坝的“绿色奇迹”:“只要影响到树,影响到绿,影响到造林,影响到防火,有钱也不挣!塞罕坝人把对树、对自然的朴素感情,升华为一种保护生态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