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今年的9月10日,是第33个教师节。让我们回顾一下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践行尊师重教的。
首先,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65年。
这一年9月,一位12岁的少年升入北京八一学校初中部。陈秋影老师当时在八一学校教语文。一天,陈老师给大家讲解杜甫的《绝句》。课后,这位男生主动来找老师,说自己十分喜爱杜甫,还希望更多地读一些杜甫的作品。这个细节让陈老师印象深刻,几十年后仍能忆起。她对这位学生的印象是“沉稳”,从来不和同学闹矛盾。
这位沉稳谦和的少年就是习近平。
毕业以后,他也常常去探望陈老师,把自己的论文、著作带给她看看,向她介绍自己工作的省市。有的时候,他甚至会在冬天托人给老师送去几头水仙,让陈老师备受感动。
1995年,他在给老师的信中说:“尊师敬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毛主席对徐特立老人所说的那样: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
每逢教师节,习近平都不会忘记问候全国的老师们。
2013年9月9日,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的他还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并要求“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2014年9月9日,他去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还同正在北师大参加“国培计划(2014)”的贵州小学语文老师进行了交流。在这儿,他再一次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习近平同正在北师大参加“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贵州小学骨干语文教师交流。
2015年9月9日,他收到了很多一线教师的来信,有去年聊过天的贵州小学老师,也有来自浙江大学的张泽院士等,他都一一回信。
在给贵州老师的回信中,他语重心长:
“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给浙大老师的回信中说道:
“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大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老师们精心育人,源源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希望浙大在这方面走在前列。”
2016年的教师节,他又回到了八一学校看望师生们。
说起当年的老师、同学,他如数家珍,表示“非常怀念那段岁月。不管走到哪里,都惦念着母校,同母校保持着联系。”
当年教过他的老师们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再见到这些老师,他说:“是老师培养了我们”,“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想来这也是很多人回忆起自己老师的心情吧。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去看看当年的老师呢?
习近平不只尊师,而且重教。
1995年,在福州任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发起了“千家企业建千校”的爱心活动。福州一家企业全体员工捐款52万元,重建了延安杨家岭小学,这所学校也得名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习近平曾两次到这所学校看望老师和小同学们。
2010年,他委托中央办公厅秘书局送来7套多媒体投影设备和近2000册图书,丰富了每个教室的图书角,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2013年的最后一天,一项被称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补短板”所实施的一个重大民生工程。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任组长的中央深改小组,审议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正在改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这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改革。
2015年4月1日,深改组又召开会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为乡村教师提高师德水平、能力素养,改善生活待遇等提供了政策支持。
随着支持计划的实施,不仅乡村老师自身能力提高、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更多的中小学生也能享受更优质的课堂。
除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也得到了习近平的重视。
2015年8月18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过,“吹响了中国大学积蓄力量、冲刺国际前沿的‘冲锋号’”。
当地时间2017年9月4日,英国教育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刊发公布了2017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表现强劲,在世界上的排名迅速上升。中国教育进步的脚步声,世界已经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