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群人,三台戏。
他们,是湖北非遗传承人。
他们,是“难以复制”的民间传奇。
壹
秦礼刚,人称“云梦皮影王”
他已经在戏里痴迷了40年。
△经典皮影戏《武松打虎》
演出15000场,观众人次超过130万,接待过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10个国家的国际友人……这位68岁的老人在幕后演绎出一段怎样的光影人生?
光影里的守艺者
锣鼓一响唱腔起!6平米的后台,秦师傅的表演声情并茂,手里的皮影上下翻飞,两脚将木地板跺得山响。
在孝感云梦卧龙岛非遗文化园,这位老人双手操作着皮影人,嘴里模仿着风声、动物叫声,唱着戏词。文章开头那段精彩的《武松打虎》,主角武松与老虎同为秦礼刚一人操作,左右开弓、上下翻飞。他最多时曾同时操作11个角色。
他唱的皮影戏,内容大多来自《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传统艺术作品。他的皮影剧目可以连着演五年不重复,最长的一出要演100多天。
在央视表演,出国进行文化交流,收了3个外国徒弟,甚至教会一只机械臂操纵皮影……但秦师傅最喜欢的时刻,还是敲响开场锣之时。
光影里,他操纵着纸人纸马,宛如一位沙场点兵的将军。
难以复制的民间传奇
自上世纪80年代,秦师傅在云梦县建起了自己的“梦泽影戏馆”。之后的每天中午为进城务工的乡亲们表演皮影戏。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人在台下,从一头青丝坐到两鬓斑白。年纪最大的“铁粉”92岁,看他的戏看了快四十年。皮影戏,已经成为老街坊的精神食粮。
这一坚持,就是40年。除了大年三十休息以外,一年364天都在表演皮影戏。试问这份坚守,在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在一切讲求效率、减少成本而尽力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始终如一。这种对于匠心的坚守,是古老中国的传承,也是我们原本就温柔敦厚的底子。
也许,这就是民间传奇难以复制的原因吧。
贰
在距离孝感云梦县90多公里以外的汉阳,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梦为“龙”,不负韶华,将一生献给了汉阳高龙这项非遗技艺。
对武汉人来说,“月半大于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一定要到汉阳去看高龙的。汉阳龙阳村,住着一个大家族。龙阳村的大人和孩子都听过高龙的故事。每年过了腊月,老人们就开始张罗着要扎龙了。龙扎好了,还要请归元寺的高僧们来开光。
△高龙开光仪式(陈卓 摄)
鱼,只有跳过了龙门才能成为龙,才能辉煌腾达。这跟每位高龙手艺人一样,只有勤奋、钻研,才能成为合格的传承人。
正如传承人刘泥巴说:“勤奋才是做人的根本。手艺是做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靠的是口碑。一个传承人够不够资格,要让大家来评价。”
叁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170余年历史的随州花鼓戏,是随州文化“三宝”之一。
又奤(tǎi)又蛮,不奤不蛮。兼容并蓄南北文化的随州花鼓戏,是全国74个濒临灭绝的剧种之一,也曾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收获了一批“迷弟”、“迷妹”。但是随着时间变迁,花鼓戏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现象,“50岁的导演,60岁的演员,70岁的编剧。”随州花鼓戏非遗传承人何相安无奈地说。
△(邓秀松 摄)
为挽救濒临失传困境的随州花鼓戏,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对随州花鼓戏进行田野调查,开展抢救、保护、收集整理工作,在随州花鼓戏重点流行的曾都区、随县等中小学开设兴趣班。
“10年,10部戏。”随州花鼓戏非遗传承人陈小宝说。近年来,他们每年复排一个传统剧目推广演出,每两年创作一个纪实随州花鼓戏。“让更多人了解随州花鼓戏,让随州花鼓戏以活态形式传承并传播。”随州花鼓艺术学院院长何敬国说。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湖北行,仍在继续。点击进入专题,一路上的非遗传承人故事,我们一一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