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经济界人士热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作者:郭子源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7-12-22 11:13: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经济界人士热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发各界热烈反响。经济界专家学者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家勇

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家勇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发展,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家勇认为,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最重大的理论贡献是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命题。例如,在经济发展的性质和目的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的判断,从而为我们把握新规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和实践遵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新变化,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原则,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等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科学指南。”胡家勇说。

他表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蕴含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基于中国国情的科学运用。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别于其他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根本制度保证。”胡家勇说。

“稳”和“进”是辩证统一关系

——访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

经济日报记者 孟 飞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论述内容之一,“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更要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

潘建成认为,把握稳中求进,首先应知道“稳”指什么,“进”指什么。“稳”主要是指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首先要看与民生最密切的就业和物价是否平稳,其次再看经济发展是否平稳。“进”主要是看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否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否有力。

稳中求进是一个基本的辩证关系。潘建成表示,保证经济基本平稳,是为“进”奠定基础。只有“稳”,社会才能稳定,民心才能稳定,大家才有信心,才有基础继续前进。“进”则是为了未来长期的平稳。从长远看,如果不“进”,“稳”也是暂时的。只有持续的“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动力和质量才能提升,经济运行才能更加平稳,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才会持续增强。

“但是,也不能过度追求‘稳’。”潘建成说,过度追求经济增速,也会阻碍“进”的进程。稳妥把握稳中求进,关键是把握好度,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此外,潘建成提出,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重点还要推动高质量增长。他认为,高速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数量的增长、经济总体的增长,是单一指标概念。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指标。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要求。

“具体来说,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高质量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还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诸多因素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才能将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落实在实践中。”潘建成说。

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发展战略

——访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经济日报记者 董碧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经济思想本身就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炼出的有针对性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李佐军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李佐军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例如,针对城乡区域发展和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等问题,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针对经济增速换挡、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提出要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等。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指导2018年经济工作,而且也将对未来几年经济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李佐军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组成要素不可或缺,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工作中,要全面把握,深入贯彻,系统推进,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立足实际不断解决发展难题

——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经济日报记者 郭存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改革发展成果经验的梳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当前和未来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此陈文玲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突出了问题导向,比如说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一种问题导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也体现了问题导向,解决这些问题都要从实际出发。按照问题导向部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要义。”陈文玲说。

陈文玲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还体现出底线思维。比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出“稳”这一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显现了“为人民”这一主线;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出了“引领”这一主线。坚守底线思维,使我国的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国民收入也逐渐从中低收入迈向高收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说,商事制度改革近年来就取得了巨大成绩,证照合一不断取得突破,有些省份甚至实现了‘三十五证合一’,政府简政放权逐步深化,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陈文玲说。

此外,陈文玲还表示,中国的和平崛起,也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比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很多国家不断加入进来,就是全球共享的机会。

开准药方把脉经济发展大局

——访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

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在灵魂。”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将成为指导未来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将随着经济发展实践不断丰富发展。

会议指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在经济领域,主要就是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王军表示,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供给侧管理则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大创新和伟大实践。

王军认为,经过努力,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说,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有了较大改善,企业利润和上游原材料价格有了明显提升,许多制度性的成本明显降低。

“应该说,我们解决了许多短期的突出问题,但一些与供给侧有关的深层次改革才刚刚破题,比如要素市场、土地、户籍等改革。”王军表示,未来五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这一新的部署,意味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深入推进,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

——访国家发改委外经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杨长湧

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是在把握世界经济发展长期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性理论结晶。”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杨长湧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杨长湧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的,无经验可循无案例可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其中一些论断,如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凸显了理论自信。”杨长湧说。

与此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随着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真理。

杨长湧表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不少新思想新要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比如,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这既保持了去产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增加了“立”新动能的主动性,同时针对全球正在兴起的营商环境竞争突出了“降”成本的重要性。

“再比如,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任务中,强调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杨长湧认为,“更要”的提法,是对开放发展理念的丰富与深化,直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

杨长湧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兼具科学性、时代性和人民性,不仅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也将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和人类经济理论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