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向好、好于预期,2017中国经济引来世界艳羡

作者:杨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1-18 18:37:43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国际上常常会有这种质疑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无论加快还是放缓,都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比上年增长6.9%,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的这张靓丽成绩单,足以让世界艳羡。

中国的发展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提升。“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过去这一年,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就不断向前推进,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哈萨克斯坦“光明道路”党主席佩鲁阿舍夫就曾明确表示,与中国的合作为哈萨克斯坦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发展新机遇。根据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联合国《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更是明确指出,全球经济增长趋强,东亚和南亚仍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中国2017年对全球的经济贡献约占三分之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聚合中国经济“澎湃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其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2017年,国家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钢铁、煤炭年度去产能任务圆满完成。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创5年新高。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10616万平方米。受益于持续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并初见成效,上游原材料行业去产能效果很是明显。

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较快,新动能培育初见成效。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关键是培育壮大新动能。数据显示,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这也足以表明,中国培育新动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实质性的进步。事实上,随着大数据成为撬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支点”,以网络消费、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较快,中国经济新动能正在加速聚集。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益增强。经济发展新常态语境中,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显重要。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低迷、出口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扩内需、促消费也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了58.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7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这也已经充分表明,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第一拉动力的地位基本坐稳,对经济增长正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CPI涨幅比上年的2.0%回落了0.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1.4%,更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另外,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并未有较大浮动,居民收入增长高于消费支出增长,足以表明民生改善在不断提速。从居民消费支出类型来看,也能够凸显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折射出过去一年民生改善工作的卓有成效。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目前世界经济复苏曲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领头雁,中国的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机遇。从各项数据来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2017年中国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可以肯定,GDP增6.9%,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中国经济若能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必将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机遇。

(作者杨飞系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