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连绵起伏的山势,占地4287亩的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区一望无际,一块块整齐划一的光伏电板,为群山环绕中的刘冲村增添了不少现代化色彩。
坐落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白塔畈镇刘冲村,是个拥有61个贫困户的小山村,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00余亩,板栗及茶叶面积5400余亩。长期以来,全村2650余人主要收入来源于板栗、茶叶、水稻种植。近年来,全镇大力发展光伏清洁能源,其中装机容量100兆瓦的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区年发电1.2亿千瓦,每年可实现利税3000万元,已经成了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不仅仅是光伏发电,这三年,凭借易地扶贫搬迁、设置小额扶贫贷款、因地制宜发展本土产业等措施,白塔畈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已从2014年的4253人下降到2017年的633人,越来越多的村民脱了“贫困帽”,走在致富的新路上。
发展多元产业甩“穷业”
贫困发生率从12.18%下降到0.66%,这样的变化,在白塔畈镇项冲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陈玉婷的眼中,一度是不可想象的。
白塔畈镇项冲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陈玉婷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2014年,曾当过大学生村官的陈玉婷被金寨县人民法院派驻到项冲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任职经历。在这个白塔畈镇唯一的贫困村中,产业落后、村民观念保守,家中缺乏主要劳动力,因病返贫、因残致贫户数众多……种种难题摆在了年轻的陈玉婷面前。
如何能够让村民早日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陈玉婷给出的回答是,关键要实现增收。
为促进贫困农户当期能脱贫、远期能致富、未来可持续,白塔畈镇持续推进精神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多项措施落地生根。据陈玉婷介绍,项冲村积极鼓励贫困户种植茶叶、板栗,养殖白鹅、黑毛猪等本土产业,大力培育镇、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在甩“穷业”的同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实现就业,突破增收瓶颈。
对于发展生产中时常会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项冲村则利用小额扶贫贷款予以解决。据统计,2017年累计已经为17户贫困户办理小额扶贫贷款8.5万元,另有7户贫困户通过分贷统还,户均年收益均在2400元以上。
50岁的胡代荣是这些措施的受益者。由于长子残疾、次子刚上小学,薄弱的经济基础一度让胡代荣的家庭难以为继。如今,光伏入股分红,加上养鹅、养猪、种植板栗等投入本土产业所获得的收益,让这个家庭重新找到了致富的契机。
据了解,截至目前,白塔畈镇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373户,总收入134.28万元,能够让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光是在光伏产业方面,脱贫已初见成效。
异地扶贫搬迁挪“穷窝”
在拓宽产业促进增收的同时,“住得好”也被进一步提上日程。
由于白塔畈镇山场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直以来,村民上学、通讯、生产生活总是困难重重,成为了脱贫路上的一大“拦路虎”;加上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机会较多,深山区贫困人口进一步向集镇集中,异地搬迁成了当地扶贫的一种快捷的方式。
白塔畈镇刘冲村村民蒲秀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傅晓羚摄
白塔畈镇刘冲村的村民蒲秀琴始终记得搬迁新居之前住的破草房,一到阴天就漏雨,几乎难以度日。回忆起以前的居住环境,村民吴秋云更对“交通不便,道路不好,没有自来水”印象深刻。
白塔畈镇刘冲村村民吴秋云的母亲所居住的新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傅晓羚 摄
据了解,2016年,镇政府动员D类危房贫困户、无房户到中心村庄安置点建房,确认了2016年304户、2017年28户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同时,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房屋拆除重建户均予以万元以上的补助。以刘冲村为例,2016年,刘冲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期已建成住房60套,解决了60户245人的安全住房问题,其中贫困户16户57人,一般危房户35户173人;而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的4户9人均已入住,道路硬化等配套工程完成了招标,正在准备建设中。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县考察脱贫工作时曾指出,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在白塔畈镇,通过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越来越多村民正一步步实现“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