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袁育堃)“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坐落在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4800年至2600年的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由此向东行二百余公里,则是素有“阆苑仙境”之美誉的中国古城阆中,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正是发源于此。
四川,天府之土、沃野千里,古蜀文明、文化璀璨......
1月24日至25日,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全国网媒新春走基层活动采访团相继来到四川三星堆遗址和古城阆中,用笔和镜头记录这里博物文化的厚重底蕴,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世界上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最早的金杖、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和面具……走进三星堆遗址,造型奇特、大气恢弘的众多出土文物映入眼帘,神秘怪诞之中充满着一丝庄严和肃穆。
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家可在建馆二十年的时间里,秉承着“传承古蜀文明,留住历史根脉”的理念,让三星堆的文化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先后赴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传播中华文化。
三星堆作为闪亮的“中国符号”,成为了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国家领导人将三星堆文物仿制品作为国礼分别赠送给希腊和秘鲁,彰显出三星堆在文物中的地位和价值。
“文物要活起来,文化要走出去,三星堆文化要从有到无,这个‘无’,就是要无处不在。”朱家可说,作为三星堆遗址的“看门人”,他的使命就是要续写传奇。
采访团刚走出神秘的“东方玛雅”,又身临嘉陵江畔的“阆苑仙境”。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相比,阆中古城虽显低调,但却是当今保存最完好的风水古城,更是“春节文化的发祥地”。
过年家家户户门前贴对联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到来,意味着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从这一天开始,“年”的气氛越来越浓,而这个由来正是因为西汉天文学家和历算学家落下闳。
阆中民俗专家宋森林向记者介绍,阆中人落下闳曾编制《太初历》,确立了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12月底为岁末,与周而复始的四季顺序紧密吻合并相沿至今,孕育了绵延千年的华夏春节文明。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上具有标本意义,而后阆中也被中国民协确定为春节文化发源地。
有“春节老人”在此坐镇,阆中的过年气氛更是愈发浓厚,整个春节从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新年的二月初二,“亮花鞋”、“舞草龙”、“游百病”等民俗流传至今,独具特色。
记者来到阆中,正是腊八刚走,春节正至。走在阆中街头,可以看到几位春节老人正在给游客赐福:“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古城阆中欢迎八方来宾,祝福大家春节乐游千般好,健康快乐万事成,春节老人给大家拜年了!”
“春节老人”给大家赐福
据了解,在阆中古城的大街小巷上,这些面容慈祥的春节老人身穿金色的汉服、头戴中式帽、手执赐福旗幌,迎着鞭炮声和锣鼓声,给镇上的游客和居民带来祝福。
“我们有这么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应该把他传承和发扬好,推动历史名人及其文化内涵真正走出历史、融入当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阆中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东认为,“春节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元素,应该让更多年轻一代所熟知,让春节老人的形象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目前,阆中市正向全球征集春节老人形象,通过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观点讨论和思想碰撞,根据网络投票及专家组的意见评选出最具特色的“春节老人”形象,并向全球华人送祝福。
文化自信为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强劲的活力,迈入新时代,四川正用“让文物活在当下,让民俗走出国门”的新作为焕发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