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 开启我国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3-01 12:04:54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优于预期,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这不仅进一步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而且开启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和新征程。具体来说,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夯实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经济增速平稳,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质量发展是充分的发展,是稳中求进、稳中有进、增速平稳的发展。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平稳的经济增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结合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平稳的经济增速,发展的充分性就难以得到保证,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弹性空间和回旋余地。2017年我国GDP达8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稳中有进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了我国经济规模的稳步扩张,而适度、有序扩大的经济规模构成了发展质量跃升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改革全面深化,为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四梁八柱”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从产能、库存、杠杆、成本等供给侧为高质量发展构筑了“四梁八柱”框架性制度。2017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同比回升3.7个百分点,达到7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减少超过1.06亿平方米,降至5.89亿平方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降至55.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费用分别同比下降0.25元和0.2元,分别降至84.92元和7.77元;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等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3.9%、21.8%和16.4%。以上“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全面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是得益于全国上下紧紧扭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建立健全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库存、杠杆、成本、短板等领域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些长效调控机制就是今后引领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经济结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准备了“深厚内功”

高质量发展是结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2017年,我国经济“苦练内功”卓有成效,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切实增强了今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一是需求侧结构优化。我国经济已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投资的贡献率仅为32.1%,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9.1%。二是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转为工业、服务业协同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三是贸易结构更加平衡。我国的对外贸易已从主要倚重货物贸易转变为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共同发力。从货物贸易看,全年进出口总额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贸易发展也从过去主要由出口拉动,转为出口、进口协同拉动,进出口结构更加平衡,全年出口15.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5万亿元,增长18.7%;进出口相抵,顺差2.9万亿元,同比收窄14.2%,顺差规模进一步缩小。四是投资结构更加合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向短板产业、短板领域和新兴产业倾斜聚集。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是我国相对较为薄弱的短板产业,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11.8%和9.5%,均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2%的增速。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0%,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11.8个百分点,体现了投资对基础设施短板领域的聚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7.0%和8.6%,分别加快2.8和4.2个百分点,大幅领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说明投资正向新兴产业流动聚集。

社会民生改善,着力解决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持续改善的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7年,社会民生领域发生了巨大改善和进步,为今后我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力量,也指明了方向。一是收入分配更趋公平。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体现了收入分配向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倾斜,收入分配结构更趋公平合理。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GDP增速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缩小0.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收窄。二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1%,大幅领先全国平均增速水平。三是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01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6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1255万人,增加40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7664万人,增加43272万人。

生态环境向好,为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承载空间

高质量发展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发展。2017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这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友好、绿色和广阔的承载空间。一是空气质量好转。在监测的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29.3%,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年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9%。二是能效提升,能源消费初步实现绿色低碳化变革。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1%。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4%,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8%,上升1.3个百分点。三是水资源利用效能提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7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9立方米,下降5.9%。

(作者毕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