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引航新征程——代表委员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王斯敏 来源:光明日报
2018-03-10 09:54:22

【两会特稿】

和风送春意,盛会传新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肩负使命相聚北京,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首个“两会时间”火热启幕。

置身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如何才能不负重托夺取伟大胜利?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会坚定。必须找到一种源于实践、引领实践的思想作指导,才能抓住战略机遇迎难而上,面对急风险浪不迷航。”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委员如是说。

在继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之后,又通过修改宪法使之上升为国家指导思想。在连日来的分团组审议、讨论中,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高度赞同。

这是一面引航指向的思想旗帜,指引着一个进入新时代的政党和国家矢志走好新的长征路,做好新的答卷人。

这是一份励精图治的行动宣言。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人扛起国家民族共同梦想,面向复兴坚定进发,艰苦奋斗再创伟业。

创新理论回应时代召唤

两会开幕前不久,深刻影响中国近百年历史走向的《共产党宣言》迎来了170岁生日。

当各国研究者谈起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生命力时,被提及最多的,是中国。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而且根据实际,写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版’。”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库钦斯基认为。

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罗伯特·格林菲思进一步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典范,源自“中国共产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动力”。

国际社会的评价,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不忘本来、勇于开拓的理论创新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起《共产党宣言》首位中文译者陈望道因醉心编译而误食墨汁的故事,并引述其话语——“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真理如此甘甜,溯洄从之的中国共产党人千难万苦不改其志;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结出的则是更为甘甜、更适合“中国水土”的理论硕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指引着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将引领中国逐步强起来。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巨大贡献。”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代表指出。

“思想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之本;高度重视理论创新,是这个学习型政党、实践型政党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丁元竹委员认为。

有理论创新的勇气,就有了回应时代诉求、破解实践谜题的底气。

“诸多矛盾交织叠加,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国内外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我国改革发展成就实属来之不易。”回顾过去五年历程时,政府工作报告这样的表述给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委员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会遇到很多‘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情况?因为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总体上看,我国已从‘不发展’时期步入‘发展起来’时期。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如何打赢这场“发展起来”之后的伟大斗争?如何成功渡过改革深水区,挺进全面小康?这张沉甸甸的问卷,交到了民心所向的习近平总书记手中。

要勇毅前行,更要引航定向。新时代掌舵人心中不止有豪情壮志,更有科学擘画。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仅两周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概念。

中国梦,以“两个一百年”为核心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跃然纸上。

有了这一指向明确的战略构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展开理论探索,并通过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哺理论,不断丰富其内涵。

伟大思想自有丰厚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的,涵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代表指出,两者是这一重要思想中最深刻、最透辟、最精要的内容。

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代表看来,“八个明确”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仪”;“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方法论,“这是逻辑关系的两个方面”。

行动指南助力辉煌成就

通过监制三集电视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美国探索亚太电视网副总裁魏克然·钱纳触摸到了托举这个发展中大国腾飞的伟力:“过去五年,习近平的政策视野充分体现了继承与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新的里程碑。”

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前,这部由探索频道出品的纪录片首播结束,收视用户超过2亿人,覆盖3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极不平凡的五年缩影在一个个人物、一则则故事中,向世界真实展现。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十九大报告如是判断。

每个领域的成绩,代表委员们都感同身受。更打动他们的,是成就这些辉煌的深层理念与治国韬略。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五年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召开38次会议,审议通过365个重要改革文件,确定357个重点改革任务,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完成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绝大多数改革任务,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的四梁八柱得以架设。

“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有着坚实的政策和实践基础。他要求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痼疾,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要求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起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丁元竹指出。

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中国GDP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首次回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为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创五年新高……

“这样的经济运行格局难能可贵,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枝独秀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表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出真招、动真格,把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化为惠泽民生的一项项利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屡创佳绩,平均每年1300多万人摆脱贫困,连续五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2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跑赢经济增速,建立起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住房等稳步提升。

“以教育事业为例。总书记深刻洞察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五年间,蓝图变成现实,理念落地为政策。”周洪宇感言。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换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更多的蓝天白云、更美的青山碧水,记录着美丽中国迤逦而来的脚步与身姿。

“总书记对生态文明有着深刻理解、极度重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素,这是最具力度的生态文明建设宣言。”黄茂兴认为。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五年来,全国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已由十八大前的75%攀升至2016年的92.9%。

“宁可得罪千百人,绝不辜负13亿。”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使得党风党纪焕然一新,“刮骨疗毒”换来了健康有力的肌体,赢得了广泛支持的民心。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拓展了中国道路,传递了中国理念,展示了党和国家自信积极的光辉形象。这些成绩都是在创新理论指导下实干出来的,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杨晓慧表示。

创新理论不仅引领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2月2日,全球发行仅三个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文版销量已逾1300万册。正如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所言,该书“代表了一整套可以用于建立持久秩序的思想体系”。

此时,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正火热推进,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其中80多个签署了相关协议;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载入联合国相关决议,并在诸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中凸显;

2017年,在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共十九大:中国发展和世界意义”国际智库研讨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交流活动,每次均吸引大量外国政要、专家、学者积极前来,就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展开热烈讨论……

当西方傲慢固守通往现代化的“独木桥”时,中国却与各国携手开辟五彩缤纷的“百花园”,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参考。在当今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背景中,中国形象清晰挺立。

“不论是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加快自身产业转型的努力,还是在扩大‘朋友圈’、欢迎各国搭‘顺风车’方面的举措,背后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支撑。总书记早已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不但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还要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黄平委员指出。

艰苦奋斗推进伟大事业

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和企业家谈产业创新、人才支撑,与村支书聊基层治理、民生改善……总书记的话语饱含勉励、充满期待。

这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节点上,对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发出的又一次动员令。火热的嘱托充分证明:不论前路几多艰难,中国共产党人矢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决心从不曾动摇。

“新时代呼唤新发展。今天,我们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唯有迎难而上、勇于攻坚,才能不断夺得新的胜利,不错失历史机遇,无愧于人民检验。”丁元竹认为。

时不我待。如何高举伟大旗帜,励精图治、以再创业的勇气与行动达成伟大目标?

要抓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改革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开放需要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眼光。要以持之以恒的定力和勇气,走好这条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黄茂兴表示。他注意到,十九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改革”的频率都非常高,如战鼓声声,催人扬鞭策马。

韩庆祥也直指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问题倒逼改革,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就是要解决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深化改革,愈深化愈艰难,但突破了艰难处,往往会实质性前进一大步。”

要严守“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宗旨。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审议现场的讲话,暖心鼓劲,令代表委员们感同身受。

要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之所以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因为发展起来以后,执政党肩负的历史使命非常艰巨。要完成历史任务,就必须有强劲健康的肌体,有坚不可摧的意志。”韩庆祥指出。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如何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发挥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求解时代的考题,呼唤着思想的伟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今天,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一个个重要坐标催人奋发,一项项奋斗目标召唤前行。唯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才能以磅礴力量共筑伟大梦想,才能让宏伟蓝图化作人间美景。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本报记者 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