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3月19日电 2018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尧德中在接受中国日报网专访时表示,从“跨界”到“跨越”,是中国科技教育应当强化的发展道路。
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尧德中。
中国科技发展应当找到新的着力点
“中国在有些科技领域已经实现引领,有些领域是并跑、跟跑,但我们引领的领域较少。”尧德中说。他认为,中国科技发展应当找到新的着力点,尤其应当着眼于他人尚未进入的领域,从而实现道路上的超越和成果的引领。
结合自身经历,他认为这些着力点通常能够从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中找到。自升入大学开始,尧德中分别学习了物理学、土壤物理、地球物理和微波工程等4个不同的专业,横跨物理、农业、地学、电子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工作后又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脑科学领域,并在这个新领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长江学者,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表面上看,要实现这样的路径是很不容易的,但他认为,他正是在“跨界”中找到了各学科的交叉点和结合点,从而获得了许多让他快乐探索的好“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跨界”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创新
在采访中,尧德中还告诉记者,追求“跨界”发展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对待不同学科的开放包容心态,同时也给他提供了创新动力,让他在研究中收获乐趣。
以目前大热的人工智能为例,他解释了强化跨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据尧德中介绍,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态势良好,尤其在一些对数据依赖性强的领域,但在理论和方法的原创性上仍较欠缺。前不久横扫围棋界的人工智能AlphaGo,其主导者具有深厚的神经科学背景,从而能够将神经科学中基础性的原始概念与智能科学结合起来,推动了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相比之下,在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是比较欠缺的。
他认为中国应当加大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支持学科间的双向流动。在培养跨学科人才方面,尧德中也在自身领域踏出了尝试的脚步。他培养的30余名博士生,学科背景多元化,有数学、医学、物理甚至文学等。十六年前,他在电子科技大学创建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核心就是推动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间的交叉融合,到现在,“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已经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1%学科,且篇均论文引用量位居国内前列。
以脑科学的思路推动教育改革
尧德中认为,要发现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应当以脑科学、认知科学的思路来考察、推动教育改革。
首先教育应当尊重人脑的发展规律。人在不同的阶段能够学习的内容不同,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应当符合人类大脑发展的规律。因此尧德中认为,在谈教育改革之前,首先需要摸清楚人类大脑的发展规律。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媒体和移动设备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在这种新形势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课堂教育、自主学习以及对各种媒介的合理运用,各种方式如何实施,尧德中认为应当有一个较为科学的研究结论来支撑。
他将学习方式分为有监督的学习和无监督的学习,强调现阶段教育改革应当强化无监督的学习,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思考、探讨问题,使学生在与问题碰撞的过程中,以与环境交互的方式来总结归纳所得。这样一来,除了促进知识积累外,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认为,这将会有助于更多的中国科技创新走向世界、引领世界,成为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