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水的国际启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8-04-21 13:25:49

作者:陈华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水是生命之源,也牵系国运。我国虽为水资源大国,但却面临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短缺以及水生态环境退化、污染严重的严峻现实。

其实,我国面临的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在世界上并非个案。众所周知,人口850多万的以色列国土面积仅为2.5万多平方公里,且60%为沙漠与旱地,在1948年建国之初水资源极为匮乏,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毛之地”。然而,随后短短几十年里,以色列在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水环境治理方面成就斐然。如今的以色列,不仅水资源丰富、充足、优质,而且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做起了围绕水资源的贸易活动。从“不毛之地”到水资源富足之国,以色列在盘活水资源方面有哪些秘诀?

一切水资源皆为国家公共财产

在以色列,一首家喻户晓的儿歌这样写道:“雨,雨,天空来。小雨点,整天下,滴答滴答,小手拍拍!”孩子传唱的歌谣透露出以色列人对水的渴望和敬重。在以色列人的历史故事、宗教观念和风俗传统中,敬水都是重要内容。而以色列的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理念是重要环节。在这个国家,四处可见节约用水的招贴画和广告语,以此时刻提醒人们树立节水意识。

在以色列的国家法治建设中,水资源保护也得到强化。20世纪50年代末,以色列就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水法》,其中规定:凡是在以色列发现的一切水资源都是国家公共财产,即便是从天而降的雨水也归国有。若一个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水资源,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水资源的使用,政府强调全国上下“一盘棋”,制定了周密的用水规划。对于水资源的管理,以色列同样高度集中化,甚至每个水泵和钻孔能否取水都需要得到法律的许可。可以说,以色列对每一滴水都进行了规划和管理,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想象的。从法治和道德的双重维度讲,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以色列是最为“苛刻”的国家,而对于这种“苛刻”,以色列人不仅接受而且自觉遵循和维护。

技术创新成为水资源治理关键

在水资源治理的技术创新方面,以色列同样勇于开拓。农业往往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大水漫灌,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农业传统。在水资源匮乏的以色列,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农业种植显然奢侈。为此,以色列的农业科学家大胆创新,采用精准滴灌的方式节约水资源,同时兼顾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较之于漫灌的方式,滴灌最高峰值时可以节约70%的用水量。经过多年发展,当前以色列在旱区农作物种植技术方面已领跑全球,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效仿。

作为天然水资源匮乏之国,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工程同样突出。上世纪90年代末,以色列政府就对未来20年的海水淡化做出了全面规划。其一是充分估算对海水淡化水的需求量,确定海水淡化工厂的产能目标;其二是科学建设海水淡化工厂,目前以色列已在国内建立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水淡化基地。

在海水淡化技术上,以色列也由最初的多级闪蒸逐步发展到世界领先的低温多效和反渗透膜技术。当前,以色列正在大力推行“大规模海水淡化计划”,以期缓解淡水的供需矛盾。该计划预计到2025年,海水淡化水占以色列淡水需求量的28.5%、生活用水的70%;至2050年,海水淡化水覆盖全国淡水需求量的41%、生活用水的100%。

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以色列的治水之道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是要加大对水资源的统筹治理。我国南北水资源极不平衡,尤其是华北、西北地区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后,工农业生产不得不从地下“找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生态系统。因此,目前在加大地表水社会治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对地下水的开采使用进行管理,以免引发水资源整体枯竭的危险。

二是要强化水资源的环境保护力度。清洁的淡水资源,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乎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我国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在长江、汉江等流域,尽管近年来已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了环保监察力度,但依然有少数无良企业铤而走险,将工业废水、污水偷排入大江大河,造成了淡水资源的污染。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破坏淡水资源的企业要加重监察力度,严查严惩,决不姑息。

三是要提升大众节水爱水意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敬水爱水的传统。但相较以色列而言,我国当前国民节约用水的意识较差,许多人在生活中对节水不以为然,大手大脚用水成为陋习。殊不知,生活中享用的清洁淡水既是大自然的宝贵馈赠,也凝聚着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辛勤付出。回顾过去,水资源不仅改写过我们的文明和历史,也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现实与未来。在当下中国,我们不仅要重拾爱水的美德,更要在全社会形成敬水爱水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