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铁甲神医”焊接专家白津生

作者:刘阳 来源:央广网
2018-04-29 13:12:51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国工匠百家谈】

“我就是国家的一颗螺丝钉”

央广网天津4月28日消息(记者刘阳)“你别看这么小的一个工作台,卫星、导弹、核潜艇等都曾在这接受焊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特种焊接服务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白津生说。因为焊接技术过硬,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被誉为“铁甲神医”。

白津生的工作室在天津市河北区红星路附近的小胡同里,整个工作间不足50平方米,许多电焊设备堆落在一起,从门口望去整面墙几乎被各种外表陈旧的设备所覆盖。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铁甲神医”焊接专家白津生

白津生的工作室不足50平方米的小屋(刘阳/摄)

“别看我这里像杂货铺,其实有的设备清华大学都没有,都是我自己改良而成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帮助我解决许多难题。”对于白津生的杂货铺,他的女儿常劝爸爸卖了这堆“破烂”,但是白津生却执拗地守护着他的制作“城堡”。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铁甲神医”焊接专家白津生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特种焊接服务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白津生(刘阳/摄)

开辟“盲区焊接” 花甲焊工“不按常理出牌”

白津生是1953年生人,年过花甲。小时候没有上过初中,不到16岁就被安排到了工厂成为了一名电焊工。刚做电焊工作时,炙热的温度很容易烫伤胳膊,加上刺眼的光,长时间工作眼睛灼伤得厉害,许多同期进工厂的小伙子都忍受不了这些,而白津生不一样,拿起焊枪一遍遍学习,眼睛痛到睁不开就闭着眼睛接着练,直到练成依靠听觉和感官就能感知电焊成效的本领,甚至在盲区可以实现精准电焊。白津生说,可能就是那时候肯吃苦,然后练成了这个绝活。

白津生通过熟练操作,凭借“盲区电焊”解决了实际应用中上百件难题。除了开辟“盲区电焊”,白津生创新了水下铸铁与碳钢焊接。在干燥地面上精准焊接本身就很难,水下焊接更是难上加难。刚开始他提出水下焊接时遭到许多专家学者的非议,认为不符合理论研究规律。白津生则查阅书本后,自己改良了电焊设备并顺利完成了电焊任务。

自此,白津生在业内得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评价。其实他的敢于创新并不是全然了无章法。白津生喜欢读书,爱学习、好钻研,经常彻夜读书。他自学了初中高中教材,也成功考过夜大。因为技术过硬破格去日本留学,学习了许多先进的知识,到现在他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国际焊接专家创新不止 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

从没上过学的学徒到国际认可的大师,白津生屡次突破禁区,创新不止步。电焊油桶是被公认的“禁区”,最大困难在于电焊油桶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于是,白津生开始研究查阅书籍,弄懂物理原理,在焊接前将需要焊接的油桶对侧开孔,从而让气对流,防止油桶因气体膨胀发生爆炸。为此,他总结了一条焊接小窍门——“只要保证气对流,油箱焊接不发愁。”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铁甲神医”焊接专家白津生

白津生制作的0.4毫米厚,像纸一样薄的不锈钢波纹管(刘阳/摄)

经过多年努力,白津生在多学科领域中取得了不俗成绩,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许多创新成果填补了世界空白。他研究二十七年制成的全天候太阳能储能螺柱多用焊机获法国列宾竞赛金奖他提出的“通过变质处理改善焊接性能的方法”获英国剑桥“金星奖”;他攻克并解决了“神舟七号”卫星保护装置的焊接难题;他在国际上首创根据焊接痕迹运用于刑事侦察,达国际领先水平……白津生成为公认的,在我国焊接界填补世界空白最多、获得国际大奖最多的国际焊接专家。

无保留传授焊接技术 注重传承教学相长

白津生扎根一线49年坚持不断创新,与此同时,他也注重焊接技术的传承。白津生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天津市焊接研究所所长巩秀萍、天津市技术能手高级技师康连有、天津市焊接竞赛第一名魏清波都是白津生的得意门生。白津生说:“我教徒弟从不拐弯抹角,我希望我的徒弟都能超越我,这样我也有斗志继续创新突破。”

在白津生的花名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个徒弟的学习时间和内容。他说,所谓的“徒弟”有的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有的是慕名而来的电焊小将。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铁甲神医”焊接专家白津生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特种焊接服务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白津生(刘阳/摄)

“我就是国家的一颗螺丝钉”

白津生对学生倾心相授,对国家抱有深情。退休后,白津生搞科研从不向国家伸手要经费。简破的小平房里各种大大小小的器材全是白津生自己操办。刚开始开办自己的焊接中心,设备都靠租用,一有积蓄就赶紧把设备买下,然后再改装制作出更先进的设备。为此,白津生夫妇没少开销,甚至为了支持白津生研发,老伴拿出了退休金来交房租。白津生说:“我就是国家的一颗螺丝钉,只要国家需要我,我随时都要为国家奋斗。”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铁甲神医”焊接专家白津生

白津生改良的管型铝母线(刘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