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马克思寻“初心” 走中国道路谋中华民族复兴——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

作者:吴楚 宋莉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8-05-04 17:09:03

【编者按】谁能想到摩泽尔河畔特里尔小镇的一声啼哭,埋下了改写人类命运走向的伏笔?谁能想到17岁少年中学毕业论文的立志,预言了百年后“全世界高尚的人们为之洒下热泪”?谁能想到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东方中国迸发出最鲜活而磅礴的生命力!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信仰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在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伟人、重温他的思想。“您好,马克思”“社会主义有点潮”“马克思是对的”……各式各样青春的表达证明马克思从未老去,两百岁正青春!请跟随中国青年网记者的走访,追寻马克思的“中国足迹”……

“两百岁正青春!”系列报道②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吴楚宋莉)“中华民族由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大变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的五分之一’的波澜壮阔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5月3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接受中国青年网专访时说。

这个专访,时节有些特别。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这几个“大日子”密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

这是时隔4年,最高领导人再度赴北京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两次座谈会韩毓海都在现场。相比4年前,韩毓海多了一重身份——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他说:“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近些年来,韩毓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的研究引发广泛关注,《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等作品不仅畅销还屡获“2014年中国好书”等大奖。他所著《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一书在国内赢得口碑,更被翻译为7种语言,在美国、荷兰、尼泊尔、意大利等国出版,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现象级作品。“马克思是中外交流的共同语言,外国人非常关心中国是不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践行马克思主义。”韩毓海说。

追随马克思寻“初心” 走中国道路谋中华民族复兴——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

《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荷兰文版、意大利文版、英文版、中文版的封面。资料图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对人类未来的人文主义畅想与虚构,恰恰相反,它是植根于人们天性中的东西,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人的‘初心’。”韩毓海用人类的初心来形容马克思主义。在专访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发表的重要讲话、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立场和意义、围绕“初心”等,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青年网: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到北大调研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您在现场有什么感受?

韩毓海: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来到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北大校园,发表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命题,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前两天,他再次来到北京大学,明确指出“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命题的答案,“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反对者和掘墓人。首先必须使同学们正确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正义的事业。而在看到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承担着历史上前所未有之重。而一旦有了这样的底气、有了这样的清醒,同学们就能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就能够把远大的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我们就能够像毛泽东同志那样自豪地说:“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

追随马克思寻“初心” 走中国道路谋中华民族复兴——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

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图为习近平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中国青年网:习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对此您怎么看?

韩毓海:近代以来,在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前人尝试过各种方案,但最终都失败了,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日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高峰,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起码的正确认识。

更为重要的是,在研究与教学中,我日益深切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由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大变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的五分之一”的波澜壮阔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世界上没有完全价值中立的学问。历史上那些哲学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都是对特定时代所面临的根本问题的回答。任何学术,都是与各民族所处时代的境遇相呼应的,渗透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的价值追求。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的地方,但是,即使研究同样一个问题,美国人有美国人的看法,中国人会有中国人的立场,比如说,特朗普总统的立场是“使美国再次强大”,而我们的立场就是为中国人民做学问,因此,对待诸如贸易问题、科技问题、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我们立场不同、方案不同,这不奇怪,相反,如果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亦步亦趋,那就谈不上真正的学问,更谈不上学问的原创性与发展,世界是多元的、文化是差异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应该有自己做学问的立场和出发点,这才是学术的自觉。

新时代,对于我们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明确要求,我的理解是:我们既不能照抄照搬,陷入教条主义,更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另搞一套。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更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去追求所谓“价值中立的学问”。什么是我们要避免的庸俗化的态度呢?那就是对自己全面忽略,对别人又所知不多,但却叽哩哇啦那样一种态度。这也就是毛泽东批评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追随马克思寻“初心” 走中国道路谋中华民族复兴——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韩毓海著《卡尔·马克思(纪念版)》。资料图

中国青年网:您曾经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就是人类的“初心”。对于“初心”一词,您是如何解读的?

韩毓海: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对人类未来的人文主义畅想与虚构,恰恰相反,它是植根于人们天性中的东西,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人的“初心”。

17岁的马克思在特里尔中学毕业论文中袒露的心迹,某种程度上也注定了他后来的学术走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讲过的名言。他还说过,这种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习主席也不止一次讲过这句话,这表明的就是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胸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主义信念,是深深植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利他”的精神欲求,是人类之“初心”。从这个意义上,那些前赴后继的人们,不过是自证其性,自完其心。

追随马克思寻“初心” 走中国道路谋中华民族复兴——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

韩毓海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资料图

中国青年网:能否借此机会介绍一些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的情况?

韩毓海:2018年1月18日,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成立。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研究院的基本职责是整合学校各院系学科资源、汇集海内外研究力量,突出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性质,聚焦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高起点、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与科学体系,不断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怎样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回答好这个问题,一是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好的研究和理解,二是要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工作和战略部署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而实现复兴。树欲静而风不止,不希望我们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人,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极少数,但这样的人总还是有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也是鼓舞我们进行新的形式的伟大斗争的号角。我们必须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奋斗中,在破解实际问题的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在勇敢的、坚韧的斗争中,不断加深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