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位于江西鹰潭龙虎山的华泉文化艺术小村着力打造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旅游项目。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华泉文化艺术小村邀请附近学校师生,走进“中华文化精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新华社记者 潘思危摄
文化遗产只有走到百姓身边,才能重新“活”起来;百姓只有感知文化遗产的信息,才能体会岁月积淀的魅力
“文化遗产”这些年来逐渐成为一个热词,每一项称得上文化遗产的,都经历了岁月沧桑,饱含着历史风雨,凝结着情感和知识因子。文化遗产只有走到百姓身边,才能重新“活”起来;百姓只有感知文化遗产的信息,才能体会岁月积淀的魅力。6月9日,我国迎来了又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这一天,文化文物部门推出各种活动,让人们感知文化遗产的魅力,让文化遗产走到百姓身边。国家文物部门介绍,全国共有包括非遗曲艺周、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在内的3700多项活动同步展开。在文博宣传展示板块,全国有20多个省区市推出了400多项体验传承活动。通过这些可参与性强的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仅是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人的节日,也成为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走近文化遗产、感知其无穷魅力的盛会。
美好就在身边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围绕这一主题,天津市举办了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主场活动。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徐恒秋介绍,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127个大项。此次非遗曲艺周活动,127个大项全部参加,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的集中会演。天津市还组织了非遗曲艺小分队,分两批赴全市16个区的社区、农村、企业、校园、军营、公共场所等开展百场演出讲座活动,推动曲艺进基层,让百姓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活动;国家图书馆举办“非遗讲座月”活动;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开展了“把遗产交给未来·良辰美景2018非遗演出季”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地组织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达到3700多项,远超去年的活动规模。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认为,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一大亮点是,活动地点更加多样。既有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这些传统的公共文化机构,还有中心广场、商场大堂、学校、工厂、军营和社区等。“原来我们提倡‘非遗进社区’。随着非遗保护理念逐渐深化,现在提倡‘非遗在社区’,因为非遗就在我们身边。”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精彩的文博宣传活动也在中华大地展开。作为文博板块的主场城市,广州在南海神庙举行“波罗诞”千年庙会民俗表演,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保护 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等丰富活动。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表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公众共同参与。为此,他们今年特别策划了一些传承和体验活动,让世界文化遗产地、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文博场所,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免费门票、公益讲解等惠民服务,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扩大文物资源共享。
传承非遗活力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从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以来,我国已有3068人获得认定。
除了逐步建立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外,这些年,我国以保护传承的实践、能力、环境为着力点,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水平。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启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目前已对839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孕育发展的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省区市共设立了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努力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这其中,让传统工艺等非遗走进当代百姓的生活,被实践证明是增强非遗传承活力的关键之举。“非遗不应在‘深山老林’里不为人知,没有生命力谁还愿意去传承?”山西灌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黎贯宇对此感受深刻。在充分研究新疆哈密刺绣的特点、保护和传承现状基础上,灌木推出了融入哈密刺绣的笔记本、头戴式耳机、抱枕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在市场上大获好评,甚至还作为礼品走出国门。
一方面,一批像灌木一样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行业组织在新疆哈密、青海果洛、贵州雷山等传统工艺集中地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通过引入设计、研究等专业力量,帮助当地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培养人才队伍,推动形成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另一方面,文化和旅游部与教育部还启动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通过在高校学习专业知识,开展技艺研习和跨界交流,非遗传承人群开拓了眼界,了解到社会需求变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少地方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显著提高,产品门类品种和功能用途更加贴近当代审美和生活需求,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大众消费市场。这不仅帮助传承人提高了收入水平,也让更多的普通人爱上了非遗产品。
传播文化内涵
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珍贵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年,我国不遗余力地加大着对它们的保护力度:在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实施了平安故宫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在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用五年时间,累计完成可移动文物修复和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项目1000余项,修复文物4万余件;在提升考古发掘保护能力方面,2013年以来共实施考古发掘保护项目3000余个,取得重大发现。
如何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它们感受中华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近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批电视节目走红,受到了大批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追捧。这些节目着重讲述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带人领略中华文化内涵,展示我国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博物馆等在这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多达3万余个,开展约11万次专题教育活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站)等策划推出了一批精品展览展示活动,开发了一批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许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已成为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品牌和依托。
“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文物的宝库,又是展示、宣传的一个殿堂,博物馆如何做好这份工作?”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首先要加强对馆藏文物内涵的挖掘和阐释,找到更多的文物自身价值,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展示方式上也需要改进,与现代科技结合,传播更多的信息。“还需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力度,把文物元素融合到产品当中,让观众通过产品消费认识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原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张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