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 | 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的着力点

来源:求是网
2018-06-22 16:45: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是一种坚信我们的发展道路既符合时代特征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精神状态,它对于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干扰,经受住各种考验,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坚定道路自信的着力点。

网评 | 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的着力点

第一,要明确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作了系统性概括,其核心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传统发展模式的崭新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指引中国发展进步的光明道路。在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首先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弄清楚我们坚持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的首要前提。

第二,要把握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次历史性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蕴含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演进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依据,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内生的,是符合我们自己的历史、现实与国情的道路,不是外部强加给我们的。在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逻辑,保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好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遵循。

我们党历来有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中国道路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华大地土壤中结出的硕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遵循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领导全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全面推进改革发展,将改革进行到底,仍然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大力推动思想解放,只有深化对中国道路的认识,才能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四,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因素,因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在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抓住道路自信的“主心骨”,才能使我们党政治过硬和本领高强,在新时代更好地担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崇高职责使命。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是我们攻坚克难和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因而我们必须坚持和运用好道路自信,不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勃勃生机,努力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作者: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