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在身边 红船驶进新时代】首部党章守护者张人亚的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30 16:37:17

中国日报网6月30日电(丁媛媛)1898年出生于北仑霞浦的张人亚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为保存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和《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等党的早期文献作出了重要贡献。

629日,“初心在身边红船驶进新时代”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了位于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新浦老屋的张人亚党章学堂。

【初心在身边 红船驶进新时代】首部党章守护者张人亚的故事

记者们认真聆听张人亚生平事迹介绍。(丁媛媛 摄)

 张人亚,  1898年5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府镇海县泰邱乡(今宁波北仑区霞浦街道)张家祠堂后面的一个宅院。他是张家的第二个儿子,父亲张爵谦为他取名静泉,谱名守和,人亚是他参加革命后自己改的名字。

1913年,时年15岁的张人亚为了分担家累,辍学到上海当学徒,但当时金店银楼业工人的月收入远低于上海的平均工资,生活十分艰难。有知识有文化又有正气的张人亚挺身而出带领工人与资本家交涉谈判,争取更高的收入。他的名气传出,引起了早期中共组织的注意。

1921年,张人亚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加入共产党,成为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宁波人,也是上海最早的几个工人党员之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滩,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在该年年末的一个午后,张人亚带着一批党的重要文献资料,从上海来到霞浦祠堂后的老家,托付给老父张爵谦保管。

张爵谦对村里人佯称,他的儿子静泉长期在外不归,又毫无音信,恐怕早已死了。在霞浦镇东面的长山岗上,老人为张人亚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穴。张人亚一侧是衣冠冢,放置的是空棺,老人家把这些文件用油纸精心包好,秘密藏进空棺。为了安全,老人家并没有将儿子张静泉的全名刻于碑上,只刻了张泉两个字。

张爵谦知道此举事关重大,便一个人苦苦地守着这个秘密。直到1950年,再没有得到儿子任何消息的老人家才把这批珍贵的文献取出捐献给国家。

几十年来,张人亚的亲属从没放弃过寻找他的下落。2005年,亲属们查到一份193317日的《红色中华报》,报纸第三版左下方刊登了一篇题为《追悼张人亚同志》的文章。家人才知道张人亚早已因公殉职。

《红色中华报》是这样评价他的:“人亚同志对于革命工作是坚决努力,刻苦耐劳,在共产党内始终是站在党的正确路线之下,与一切不正确思想作坚决斗争,在党内没有受过任何处罚,因为努力工作为革命而坚决斗争使他的身体日弱,以致最后病死了。人亚同志已死了,这是我们革命的损失,尤其是在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中徒然失掉了一个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

对于今人而言,张人亚的特殊贡献还在于,因为他,中共第一份党章文本到现在还留存着。在这些秘藏山穴的材料里,包括1920年9月印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等在内的国家一级文物21件,另有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9件,未评定的珍贵藏书2件。如今,在距离张人亚故居不远的“党章学堂”已经成为党员干部的红色教育基地。

(编辑:黄硕 妮思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