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最终难以持续,逆差不意味着美国吃亏,打击中国贸易很大程度上是打击多国企业。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明显升级。在中期选举的压力下,美国政府继续以“公平和对等贸易”为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力图以基于实力的单边主义和双边主义代替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自3月份下旬特朗普针对中国贸易签署备忘录后,中美贸易摩擦反反复复,虽经过多轮磋商,但仍未见明显缓和。如果按美国原先的计划,即从7月6日起,对总计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正式加征关税,那么中美关税或进入实际征收阶段。而中国也已准备好对等的制裁措施,但不会先行美国开征。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经贸发展格局下,贸易战下无赢家。一方面,中美贸易战升级或将使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戛然而止,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作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近40%,货物出口量占全球的近四分之一,中美贸易战打响势必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本轮全球经济复苏主要靠贸易拉动,随着中美、美欧及美国与加拿大、巴西、日本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二季度以来,以欧元区为代表的部分经济体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可以预计,全球范围内贸易摩擦的升级无疑将对踏入复苏周期不久的全球经济带来沉重打击,这对世界各国而言,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是难以承受的。鉴于美国的政治体制,美国政府未必有能力同时承受来自国内选民和国际社会的压力,目前其采用的以贸易战相胁拉拢贸易伙伴遏制中国的一些手段,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势下,终究是逆势而行,难以持续。
另一方面,贸易战影响的不仅是中国企业,在华跨国公司也将面临贸易战的冲击。当前全球价值链已发生重构,全球化已冲破国界使得各国的产业体系高度绞合,中国出口的商品并非完全是“中国制造”,而是“世界制造”。中国商务部去年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中有近60%来自外资企业,61%来自加工贸易。美国人可能购买了更多美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如苹果手机、通用汽车等。中国从加工贸易中只赚取少量加工费,而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从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获益巨大,逆差并不意味着美国吃亏。因此贸易战将严重危害发达国家在华企业的利益,也必将通过政治诉求反馈自发达国家国内,从而形成对美国政府的压力。
贸易战不会有赢家,贸易战一旦开打,将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必将难以长期维系。综观全球历次贸易摩擦的结局,多数是通过谈判、对话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中美双方还是应当努力在减少贸易顺差、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放开对美国农产品进口等问题上达成协议,寻求共赢,避免最坏情形发生。
(作者系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