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的这笔账 要好好算一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7-17 05:54:02

中国日报华盛顿7月16日电 (记者 赵焕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7月10日发表《关于301调查的声明》,提出拟对中国输美产品实施新一轮关税征收。针对这一文件,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美方称对华存在大量贸易逆差,其数字是被高估的,且主要原因不在中国。

中国商务部7月11日回应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内储蓄率过低以及美元发挥着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职能,在于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差异,也在于美方出于冷战思维,对自身享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实施人为限制。

美国智库:对华贸易损失了5000亿是"假新闻"

一些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其实导致中美之间“大量”贸易逆差还另一个因素: 特朗普政府贸易战分子故意通过不计算美国服务业对华出口量,从而夸大贸易逆差。这种做法本身有其风险。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3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宣称:“去年,我们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损失了5000亿美元。”华盛顿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高级研究员艾伦·雷诺兹(Alan Reynolds )表示,这是假消息。

“如果算上402亿美元的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正确的数字应该是3357亿美元。”雷诺兹说,再加上去年美国对香港的350亿美元贸易顺差 ——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样一来,2017年美国对中国的净贸易逆差实际额为3006亿美元,比特朗普所宣称的数额少了近2000亿美元。

美国服务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美国在计算贸易额时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服务贸易包括在内。雷诺兹表示,美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至5月期间,呈上升趋势的美国服务业出口占到本国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并将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缩减了31%.

雷诺兹上周在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今年6月,私营服务业贡献了美国GDP的69%,并提供了1亿2820万个就业岗位;相比之下,美国制造业仅提供了2070万个工作岗位。

“当特朗普总统和他的贸易战大将兴奋地谈论双边贸易逆差时,他们总是把商品贸易挂在嘴边,却从不提服务业经济,”雷诺兹说。

美国商务部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去年7月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自由贸易是双行道”(“Free Trade Is a Two-Way Street” ),只提到了“货物贸易” ,似乎贡献了美国三分之一的出口量和69%的GDP,以及作为就业主渠道的服务业无足轻重。

雷诺兹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指出,美国一些媒体在报道国际贸易平衡时通常会包括服务业,但在讨论与个别国家比如中国的贸易纠纷时会选择对服务业避而不谈。

例如,《纽约时报》今年2月份一篇报道说:“中国输美产品量与美国输华产品量之间的差额由去年的3470亿上涨至3752亿……美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总赤字额较去年的5660亿美元上升了12.1%,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差额。”

“为什么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数据中包括了服务业,而在中美贸易中却对服务贸易讳莫如深?这篇文章的作者和编辑要么是出于对统计学的无知,要么就是故意采用最大的数据来使文章具更有煽动性,”雷诺兹说。

他说:“总统特朗普和那些对美国贸易赤字有误解或被困扰的人起码应该先把事实搞清楚。”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盖瑞·赫夫鲍尔(Gary Hufbauer)也表示特朗普更关注的是民众可以具体感知到的物品,也就是商品贸易。

“这不合情理,美国的服务业出口一直很强,他(特朗普)自己的生意也是服务业,” 此前曾担任美国财政部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部门助理部长的赫夫鲍尔告诉《中国日报》。

“他(特朗普)的政治大本营是美国的制造业工人,所以对他来说,只采用商品贸易数据是有利的,” 赫夫鲍尔说。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服务业顺差在2003年到2017年期间翻了25倍。

赫夫鲍尔还表示,美国与中国正在进行的贸易战可能使两国服务业贸易增长势头受影响,因为中国有可能会通过对在中国从事贸易投资的美国服务业企业设限的方式来回应贸易战。“这对于那些美国企业和中方可谓是两败俱伤。”

雷诺兹和赫夫鲍尔都表示,特朗普政府在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美国制造业和提高就业率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私营服务业对于就业率的长期增长至关重要;忽略这一点而只重视制造业可谓“矢不中的”。

尽管目前美国对华服务业出口顺差看起来相对较低,但从2007年的17亿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402亿美元,势头不容小觑。

雷诺兹说,若此趋势继续发展,该顺差每五年会翻一倍的话,2022年时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预计可以达到800亿美元,到2027年时则会飙升至1600亿美元。

但如果中美贸易冲突一直持续下去,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的势头还会继续增长吗?

(编译:中国日报实习生 王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