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公众史学健康发展(学苑论衡)
公众史学是着重探讨如何以公众为本位、以应用为前提来开展历史研究与传播的史学新分支。作为重新构建史学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史学形态,自21世纪以来逐渐得到我国史学界的重视。目前,一些学者将公众历史书写、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影视史学、公众历史档案等作为公众史学的主体内容。与传统史学相比,公众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实现史学为公众服务。
公众史学发展的动力日益强劲。与美国“公共史学”的初始发展动力来自高校及职业史学家不同的是,我国公众史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正是民间形式多样且愈发活跃的史学实践,催生了公众史学。具体而言,我国公众史学的兴起主要缘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公众对历史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度、探求欲、表达欲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种历史文化媒介平台不断创新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历史的兴趣。这为公众史学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二是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由于技术发展发生了深刻变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公众参与历史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技术条件。网络平台的无限扩张、信息对流互动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仅由史学界主导的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这为公众史学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三是传统史学适应社会转型自觉进行革新。一个时期以来,历史研究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公众对于缺乏吸引力的史学成果的远离,导致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科价值受到质疑。面对这种状况,史学界一些学者开始了发挥史学社会功能的自觉革新,更加关注公众的需求,增强史学对现实的解释力、对公众的吸引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逐渐开拓出一条关注现实、走向公众、服务公众的史学发展之路。这为公众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学科基础。
公众史学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虽然我国公众史学发展方兴未艾,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以公众作为参与主体的家族史、口述史学、影像史学等史学形态的繁荣大大促进了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大众化、历史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历史文本的通俗化,并在新媒体条件下形成了“人人都可写史”的态势。但“人人都可写史”并不等于“人人都能写史”,书写历史需要相应的能力。实践证明,一个人只有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对史料进行甄别、分析、比较和运用,以探求历史真相。当下,一些参与历史书写的人缺乏相应的能力,导致历史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混乱与无序,这是公众史学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知识从来都与价值观念紧密相连。因此,书写历史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在“人人都可写史”的情况下,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解构主义等容易借助各种历史作品蔓延开来。如何保证公众史学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深入揭示历史本质,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业历史研究者参与到史学大众化中来,帮助公众提升历史理性和史学修养。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专业历史研究者将获得学术共同体的内部认同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追求,对于史学大众化缺乏热情。
推动公众史学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前行。公众史学对于充分发挥史学社会功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公众史学发展,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公众史学学科体系。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公众史学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才能保持正确发展方向。其次,我国公众史学发展应立足我国史学资源,发挥我国史学优良传统。注重史学社会功能和史学大众化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只是缺乏相应的理论构建。我国史学界在近代曾提出“民史”思想,这与公众史学具有一定相似性。应深入挖掘有利于我国公众史学发展的本土学术资源,加强相关理论构建,在与国外经验的碰撞中探索我国公众史学的独立发展路径。最后,有的放矢采取有效举措,解决我国公众史学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尤其要引导专业历史研究者走出书斋,帮助公众提高史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