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交融互鉴的民心之桥——共建“一带一路”5年成果综述之五

来源:新华网
2018-08-26 10:31:52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题:架起交融互鉴的民心之桥——共建“一带一路”5年成果综述之五

新华社记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国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广泛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沿线国家人民心灵距离日益拉近,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最坚实的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互联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出台,具体包括“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机制建设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之旅”计划等12项子计划,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绘制了路线图;

——《加快推进我国新闻出版业向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工作方案》为图书出版与海外传播确定了基本方向与任务,由此掀起“一带一路”新闻出版热潮;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和“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作为配套文件,教育部出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

……

顺利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深化文化、教育等领域改革一大动力引擎,沿线各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搭上了“一带一路”这趟快车。

5年来,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努力下,文化交流合作互联机制不断健全。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最新数字显示,2013年至今,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文化、旅游合作文件76份,推动建立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中俄蒙等一系列双、多边文化旅游合作机制。世界旅游联盟正式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逐步建立并完善,为推动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跨区域合作开辟了新渠道。

搭建新平台,扩大“朋友圈”

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分部,2016年落成的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两年来累计接待观众13000多人次;2018年7月,仰光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启用,中心将开设语言、书画、音乐、舞蹈、武术、烹饪、中医治疗等培训课程……2013年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签署了24份设立文化中心的政府文件,“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16家,举办文化活动逾1600场。这些中国文化中心不断扩大当地“朋友圈”,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民众了解中国文化和当代发展的重要平台。

为推动版权输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出版部门组织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外图书互译计划、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等10个工程项目。越南文、泰文、俄文、尼泊尔文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语种、小语种版权输出实现较快增长。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亟须一大批既熟悉国际规则、精通沿线国家语言、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又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教育部着力构建全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网,实施中国政府奖学金等引领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奖学金生达到61%。据统计,2017年,“一带一路”国家成为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新的增长点。

打造文化品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018年春节期间,“欢乐春节”活动覆盖5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文化和旅游部于2014年创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目前已成功举办12期,培养了来自95个国家的360位青年汉学家。

近年来,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亮点频现,形成了“丝路之旅”“欢乐春节”“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中华文化讲堂”“阿拉伯艺术节”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和旅游品牌。

5年来,文化产业活力迸发,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作品、图书出版物、动漫游戏、文化艺术展演等走出国门。截至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中外媒体机构合作创作了一批影视精品,如中印合拍电影《功夫瑜伽》、中美合拍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中捷合拍动画片《熊猫与小鼹鼠》等。

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合作成果充分体现出开放包容的中国精神,也在文明互鉴中创造出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有利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