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召开,这是继2006年北京峰会和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8年来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又一次盛会。18年来,中非合作促进了经济贸易,释放了双方的发展潜力,也改变了国际政经版图。
峰会召开前夕,中国日报旗下传播型智库中国观察智库特约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Essam Abdel-Aziz Sharaf)等全球政商学界意见领袖撰稿,推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前政策报告》(Preview Policy Report for the 2018 FOCAC Summit),回顾中非合作成果,并就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局势中中非如何赢得发展新机遇提出政策建议。
索尔海姆在为本报告撰写的前言中写道:“中国与非洲携手合作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而中国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将中非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将中国与非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有机地联系起来。
埃及前总理谢拉夫在独家撰文中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与非洲全面合作发展的历程,这位非洲政坛的“中国通”认为,中非合作的机制,包括“一带一路”框架,都非常灵活而积极,体现中国“真实亲诚”的外交理念,让中非成为一对互相信赖的伙伴关系。
联合国环境署是总部设在非洲的最大的国际组织,索尔海姆作为环境署执行主任,从中国全面禁止象牙制品谈起,认为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为非洲,乃至全球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非洲对中国的认知。
新丝绸之路行动计划创始人高大伟(David Gosset)把视角拉长,从中非几千年来的交往、百年来的积极互动,以及当前中非民间的密切经贸往来,“一带一路”倡议连接起非洲和中国,具有极大的地缘意义,甚至对欧洲解决移民等长期问题有积极影响。
摩洛哥是最早同我国签订“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非洲国家之一,摩洛哥皇家战略研究院院长穆利内(Mohammed Tawfik Mouline)积极展望了新丝绸之路对实现“2063议程”的关键意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副所长曾爱平认为,中非合作的成功,让很多发达国家调整了对非政策,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18年来,中非合作促进了经济贸易,释放了双方的发展潜力,也改变了国际政经版图。报告邀请了深度参与中非合作的专家学者从经贸合作、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分析现状与愿景,并给出政策建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宋微指出,中国对非援助应当聚焦市场培育,包括工业园区的共建和推动生产标准互认,从而激发其自身的活力。
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的唐丽霞教授认为,非洲要实现粮食安全,现阶段最可行的方案是同中国加强技术合作,尤其是可操作、可复制的技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的姚桂梅研究员从中国经验出发,提出非洲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多样化渠道融资,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来自非洲的学者Zahra Baitie看到了中非之间的巨大差异,她提出六点建议,认为非洲要实现工业化,要从中国的经验和教训中寻找自己的道路。
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的孟锦助理研究员认为,中非急需加强安全领域的合作,为社会、经贸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李风亭先后50多次前往非洲进行水污染治理工作,他认为,非洲在当前城市化提速过程中,水资源管理水平急需加强。
爱丁堡大学教授Kenneth King长期关注中非教育,他发现非洲的孔子学院很少有负面评价,也确实为非洲学生提供了更多样的教育和交流机会。
纪录片《我从非洲来》总导演张勇从中非友好的历史中汲取了无限的灵感,他希望中非影视界深入合作,打破好莱坞刻画的血腥、暴力、恐怖、荒芜的“黑暗大陆”形象。
中非相距万里,文化传统迥异,但几十年来中非关系历久弥坚。今天“一带一路”把双方拉得更近,让中非团结合作焕发强大的升级和活力。我们相信,通过汇聚国际社会促进和平发展的积极力量,中非发展中国家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