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民心相通能够有力增进相关国家民众的友好感情,推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国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
“丝路信使”国际自行车挑战赛是目前亚洲里程最长的自行车赛,致力于依托赛事平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文化体育活动,加强沿途交流沟通,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各地打下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图为车手到达终点。郑平贵摄
强化顶层设计 推动社会参与
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民心相通方面,文化交流是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桥梁和纽带。2016年12月份,文化部发布《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要建成“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五个方面的任务。“有了这个顶层设计,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更加有效地开展好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说。
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到2016年底已经和“一带一路”相关64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同时,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建立了各种区域性对话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部长合作论坛、中阿文化部长论坛等。
“一带一路”合作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目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重要文化机构间也建立起了直接合作关系。如正在推动成立的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五大专业联盟,这些务实有效的交流合作将直接惠及所在国民众。
文明交流提速 人员往来频繁
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民心相通不断深入,我国广泛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培养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
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鉴,智库交流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一带一路”研究平台达300家,参与“一带一路”研究的外国知名智库已有50多家。目前,中国智库出版了400多本“一带一路”图书,国外知名智库发表了100多份专题研究报告。
教育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大力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承诺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奖学金新生名额。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华留学生达到20多万。与此同时,2012年以来,我国共有35.19万人赴“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留学。仅2016年我国就公派了42个非通用语种的1036人出国学习培训,填补了9个国内空白语种。
在出版、影视剧翻译方面,我国已经与“一带一路”相关1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互译出版协议,翻译出版了近100种优秀图书,与15个国家签订了电影合拍协议,与一些国家签订了电视合拍协议。“国家还在加强影视剧的译制播出工作,用对象国观众熟悉的语言,用对象国喜爱的演员完成中国影视作品的配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说。
“一带一路”相关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近500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截至2017年7月份,中国已与24个相关国家实现公民免签或落地签。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一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之间就有3400万人次的游客往来,其中中国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贡献了2400万人次的出境游客,同时吸纳了将近1000万人次的入境游客。
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精品迭出
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近年来,柬埔寨成为中国老百姓出国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在距离柬埔寨“国宝”吴哥窟仅5公里的地方,一座写着中柬两国语言的吴哥大剧院拔地而起。去年12月份投运以来,这座大剧院每天都会上演汇聚了中柬两国众多艺术家创作灵感的舞台剧《吴哥王朝》,精彩的舞台剧使这里成为游客们游览柬埔寨的新“打卡”胜地,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又一文化品牌。
5年来,“一带一路”国家彼此合作,打造了一批文化精品。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日前在成都正式启动,通过集中展示中阿在“一带一路”文化合作框架下的最新交流合作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中阿文化关系发展。中阿双方还合作举办了阿拉伯艺术节、中埃(埃及)文化年、中卡(卡塔尔)文化年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着力打造“欢乐春节”“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意会中国”等品牌项目。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正是“一带一路”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打造文化精品的缩影。丁伟表示,计划到2020年能够实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规模达到3万人次,建立1000家中外文化机构、开展100项大型文化年、文化节、文化周、文化日。可以预见,将有更多文化精品持续涌现。
人文交流、互学互鉴,“一带一路”是一条文明之路。一座座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引人瞩目,一次次博览会、旅游节热闹非凡,一场场论坛峰会、交流对话精彩纷呈……文明的种子正在“一带一路”上播撒。(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周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