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春写在塞上大地——记五湖四海“支宁人”

作者:曹健、艾福梅、马丽娟 来源:新华网
2018-09-18 12:39:23

新华社银川9月17日电题:将青春写在塞上大地——记五湖四海“支宁人”

新华社记者曹健、艾福梅、马丽娟

他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支宁人”。

随着汽笛鸣响、卡车轰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数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支宁人员汇聚宁夏。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各行各业,扎根宁夏,奉献宁夏,用宝贵的年华谱写了最美的青春之歌,在悄然改变着塞上大地一草一木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笔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家国情怀:哪里艰苦哪安家

1954年,18岁的戈敢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放弃留在江苏南通农业学校当辅导员的机会,从江南水乡千里迢迢来到干旱少雨的西北。

“当时因为生病,学校没给我报名。我一听坚决不同意,强烈要求到宁夏去。”戈敢回忆说,在那个炽热的年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青年人的至高理想。

解放初的宁夏十分落后,众多领域尚属空白,各方面亟待建设,人才极度紧缺。而从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来到宁夏的一批批干部、科教文卫人员、大学生、工人等则犹如“甘霖”,解了宁夏初建时期的“人才之渴”。

火车一路向西,故土渐渐远去,青山绿水渐变戈壁荒漠,几日几夜颠簸后,终于抵达宁夏。

尽管有心理准备,宁夏的落后还是远超出支援建设者的想象。1952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陈树兰,先被分配到西安的一家医院,后听闻宁夏急缺医疗人员,她果断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银川。

“当时根本不像城市,比县城还小。”这是陈树兰对银川的最初印象。“除了两座古楼,都是低矮的土坯房。随便揭开一个破旧的门帘,里面可能是邮局或商店,且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得从外地带。我穿一件普通的针织毛衣,也有很多人围着看。”陈树兰说,但她并不计较环境,哪里有病人就去哪里。

银川尚且如此,更多“支宁人”去往的是更为艰苦的固原、石嘴山等地,有些地方偏远,不通公路,还得换乘马车、驴车才能到达。

来自浙江嘉兴的梅曙光,年仅6岁时父亲因抗日牺牲,懵懂的他只知自己成了孤儿。“长大后,我才逐渐明白了父辈的家国情怀,那是一种‘义无反顾’的情感。”十几年后,梅曙光也做出了自己的抉择。1959年从北京林业学院毕业后,他来到了“进了林区却不见林子”的六盘山区。

艰苦奋斗:在荒滩上创奇迹

“支宁人”迅速充实到各行各业,凭着战天斗地的精神,排除万难,为宁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民以食为本,可当时的银川平原,多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的盐碱滩。“种子挖出来尝一口,又咸又硬。”戈敢说。被称为“土壤癌症”的白僵土是最难改良的土地,曾被外国专家断言“改良这种土地不是我们这代人能办到的事”。

戈敢在内的科研人员没有退却,迎难而上。从1962年开始,戈敢与农业研究所的同事,先后赴河北唐山、辽宁盘锦考察。他们反复试验,大胆提出“挖沟排水”和“种稻洗盐”的方法,开启了三十年轰轰烈烈的盐碱地改良工作。参与改良的还有大量垦荒的支宁青年,他们或住在四处漏风的土坯房中,或挤在冬冷夏潮的地窨子里,烈日当空挥镰割麦,披星戴月蹚水背稻。

在支宁青年和各族群众不舍昼夜的努力下,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稻菽浪涌的万顷良田,“银川”变成“米粮川”。

在火热的“三线建设”中,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无疑是典型代表。这家企业的前身是1965年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迁建到宁夏石嘴山市的905厂,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科研人员。“一家企业拥有四五百名科研人员,这在当时的西北是非常难得的,更难得的是他们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回忆说。他于1970年分配到这里,在国外企业严格封锁相关技术的情况下,他和其他科技人员不断攻关,终于使钽铌铍材料加工达到世界级水平。

“科研人员执着认真,厂区绿化栽树都是用尺子量、用线拉,这正是科研攻关所必需的。”何季麟说,正是凭着对科研的热爱,艰苦奋斗,无悔奉献,才奠定了企业在钽铌铍加工方面的“国家队”地位。

陈树兰成为宁夏内科学奠基人,李范文成为神秘西夏文字的破解者,谢守栋为布鲁氏菌病防疫做出重要贡献……在宁夏,贡献突出的“支宁人”不胜枚举,更有大量“支宁人”不为名、不为利,为荒滩上创奇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艰苦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的信念和动力。”谢守栋说。

融入传承:宁夏有“天下人”

“风还是塞北风,雨已变江南雨。”有网友如此诗意描述“支宁人”给宁夏带来的变化。岁月悠然,自治区六十一甲子,“支宁人”的标签逐渐淡去,“宁夏人”的符号日益变浓,他们的融入无疑增强了宁夏开放包容的气质。

在银川,人们习惯用普通话而非方言交流;原本不吃鱼的本地人爱上了鱼宴……“这座城接纳了这些人,这些人也融入这座城。”今日,“宁夏有‘天下人’”依然广为流传。

当年生龙活虎的青春早已不在,但一批批“支宁人”秉持的不畏艰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却永远在塞上大地薪火相传。

陈树兰的学生,很多成了活跃在宁夏医疗战线的栋梁之材。“有很多次机会走,但我安心留在了宁夏,这里的病人需要我。”陈树兰将这一过程说得风轻云淡。她从医66年,如今已87岁高龄,华发满头,但还坚持每周一次专家门诊、五次查房,身体力行继续为宁夏培养医学人才。

82岁的谢守栋早已退休,受他影响,女儿成了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教授,儿子在疾病预防中心继续从事布鲁氏菌病预防。“他们都已是宁夏人了,会包饺子,爱上了吃羊肉。”

梅曙光当初参与在西吉县火石寨乡种下的千亩树苗,如今正郁郁葱葱。他说:“人活百岁,树才长成。留下一片林子造福后人,我的使命已完成。”

宁夏没有忘记他们。在刚刚揭晓的“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中,不少支宁建设的典型人物赫然在列。

山川没有忘记他们。银川平原的稻浪滚滚,六盘山区的松声阵阵,城市乡村的一街一路、一砖一瓦,无不在诉说和彰显着“支宁人”流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