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代、跨越国界的分工协作改变着中国制造,进博会里蕴含着更大机遇

作者:刘锟 来源:上观新闻
2018-11-07 16:58:43

在上海宝钢股份1580智能车间,一部部行车正在空中自如行走、吊卸钢卷,而驾驶舱内却空无一人,在灯光昏暗的整片作业区域也难寻一人,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黑灯车间”。这个车间是宝钢在全球制造业面临重大调整、国内钢铁业步入“冬常态”之际,进行的一次“工业4.0”试水。 

1580智能车间既是上海智造的代表,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而这个标杆背后既离不开宝钢自身的自主创新,也得益于全球的分工协作。故事的主角除了宝钢,还有一家德国跨国企业、工业4.0的发起者——西门子。正是宝钢与西门子相互借力,发挥各自优势,催生了这座先进的智能车间。

而伴随进博会的举行,这样的“经典合作”定会层出不穷。  

时光回溯到1978年12月3日,寒风料峭中,西门子公司电子和电气技术展览会在上海开幕。公司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的曾孙彼得·冯·西门子和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严佑民一起为展览会剪彩。这仅仅是一个巧合,还是暗示着什么——就在20天后,中国公布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序幕。 

这40年间,中国从快速追赶到融入全球社会;而跨国公司在中国也从试水,到携手合作融入中国社会,始终与中国相迎相伴。改革为中国提供了创新和技术的沃土,开放则推动中外制造业交流不断扩大,带动更多、更新的技术应用在中国落地生根。 

“中国制造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离不开融入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助力。”正如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说,西门子所经历和参与的改革开放40年,不但是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未知、矢志创新的40年,也是携手构建现代中国,倾心锻造一个个“大国重器”的40年。以宝钢为例,1978年12月23日,宝钢在上海打下第一根桩基不久,西门子就向宝钢提供了冷轧自动化系统,此后的40年来,西门子始终与宝钢相伴前行。 

如果说宝钢像一名始终冲在一线的钢铁战士,那么西门子则像是并肩奋进的战友和志气相投的兄弟。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钢铁大国,但在中国钢铁业变大变强的今天,合作依然是主旋律,现今的宝钢“无人工厂”就是一个例证。 

40年后的进博会上,作为最早参展的跨国企业之一,西门子通过全方位、多样化的展览形式,第一次全景呈现其在数字化企业、可持续能源、智能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医疗等领域最新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例。“我相信进博会将成为西门子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在新时代增进交流、共同擘画数字化创新和技术蓝图的重要平台。”赫尔曼说。  

跨越时代、跨越国界的强强联合、分工协作,打造了一个个被时代所铭记的“大国重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制造业。  

2017年5月5日下午,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在浦东国际机场一飞冲天,亿万国人的“大飞机梦”终成现实。几十年来,国人对大飞机的渴望始终热切,难以割舍的大飞机情结已融入为“中国梦”的一部分。C919这一创新工程,不但要举全国之力,更要聚全球之智。  

国际上,几乎没有飞机是完全在一家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正如GE旗下昂际航电相关负责人所言,在一个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时代,每一个螺丝钉都要国产已经不可能,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飞机以及中国的航空工业也世界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开放式地寻找优秀供应商提供产品部件和服务,并由主制造商进行定义和集成的飞机,这才是航空界认为的‘国产’,而C919就是这样的集大成者。”  

作为C919的供应商之一,GE与赛峰平股合资成立的CFM国际公司为C919设计研发了行业首创的领先一流的全集成推进系统(IPS), 包括CFM目前最先进的LEAP-1C发动机以及由奈赛公司(Nexcelle)开发的短舱和反推装置。GE与中航工业的合资公司昂际航电则为C919配备了至关重要的“神经系统”——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  

GE航空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向伟明说,借助进博会大平台,GE航空将向世界展示其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维修服务方案以及数字化产品服务,与中国同行共同探索和开创更为多元化的合作和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