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慈春兰要回了拖欠5年的工程款。“现在本金还清了,前天我们刚签了利息偿还协议。”11月1日,慈春兰告诉记者。
2013年全运会前夕,慈春兰任总经理的照明公司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城市建设管理局签订合同,负责全运会亮化工程,垫付了665万元工程款。谁知项目完工后,城建局却迟迟不付款。
“公司一年工程款也就1000万元左右,这么多钱欠着不给,不是逼我们关门嘛。”5年来,慈春兰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催一回款。
“那时想,这件事一了,我就撤出辽宁。”慈春兰说。
今年4月,慈春兰看新闻得知,辽宁正在开展清偿政府工程款专项行动。“死马当活马医。”她拨通了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公布的投诉电话。1小时后,该局工作人员就主动联系了她。1周后,皇姑区政府制订还款计划。
从今年1月起,辽宁严厉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对政府拖欠工程款、未及时供地等“旧账”全面摸底调查,并按“一事一策”制订整改计划。为避免出现“新账”,省政府要求各地对30%以上新引进项目进行抽查。截至目前,全省共偿还政府欠款111.5亿元,抽查项目2298个,对发现的142个未履约项目持续跟踪督导。
事实上,这只是辽宁近年来出重拳、下猛药,痛下决心改善营商环境的系列举措之一。2016年12月,辽宁颁布东北首部规范营商环境建设的省级地方法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成顶层设计。
2017年3月,不增一编、不加一人,通过对原企业服务局转变职能,辽宁省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接受投诉、暗访调查、公开曝光、问责处理,成为这个局的“四大利器”。今年以来,已公开曝光39个反面案例,对178名责任人问责处理。
辽宁省今年以来还明确提出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目标。对标最优,聚焦“痛点”,开展纠“四风”和“办事难”专项整治;攻克“卡点”,建设营商环境“一套标准、一个流程、一个窗口、一张网、一批项目”的“五个一”工程;疏通“堵点”,建立健全通报、约谈、督办等长效机制;瞄准“关键点”,设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辽宁还施行一系列利企便民举措,如公布统一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取消调整253项涉及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证明,推行双休日无休窗口……
营商环境的逐步好转,使辽宁的投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0.9%;前10个月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近54万户,同比增长4.9%。
“你相信吗,营商局帮我要回这么大笔钱,可我连营商局干部的面都没见过。”慈春兰说,这件事让她看到了辽宁真正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我决定留下来,还要现身说法,动员我认识的企业家来这里投资兴业。”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09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