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绿水青山富农家(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作者:岳富荣 祝大伟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1-15 09:56:50

金秋十月,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板石镇迎来丰收:山间果园内,个大、果圆、天然含硒的红苹果挂满枝头。板石镇是吉林省最大的苹果基地,被誉为“富硒苹果第一镇”。

40岁的姜东珍6年前回到家乡板石镇孟岭村创业,从一名农民工到拥有40多名员工的苹果园主,成了当地苹果种植产业的带头人,年收入60余万元。2015年,姜东珍当选孟岭村党支部书记。村里有了带头人,小苹果成了大产业,孟岭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延边州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今日的延边,农民富裕、农村振兴,边境安全稳定。漫山金达莱花,正幸福绽放。

全域旅游助增收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午间,海兰江畔的朝鲜族民俗村——光东村,歌声悠扬。

循着歌声,记者找到了66岁朝鲜族老人方顺烈。在村里一家民宿大炕上,他和另外5位老人组成的歌舞队,正给就餐的游客表演朝鲜族歌舞节目。

“一年能表演近百场,俺们只当农闲的乐子喽。”一曲终了,方顺烈笑呵呵地聊起来。无论洞箫还是长鼓,方顺烈对朝鲜族乐器都很在行,给游客表演让他一年增加收入4000多元。

“别看村子不大,300余户,一年游客却有近3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300万元。”驻村第一书记玄杰介绍说,村里主要靠水稻生产和旅游致富。

玄杰指着远处的一块稻田说,今年,村集体流转了24公顷地做“共享稻田”,种植有机稻米,一公顷地分10小块,每块地里的稻米以1000元订购,从种到收,客户可以远程查看全过程。

品美食、观民俗、共享稻田和农舍……如今,旅游业为光东村致富奔小康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延边州森林覆盖率超过80%,绿色遍布乡村。守着一流的绿水青山,延边州确立了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向“绿色生态”要红利的发展战略。谋划“旅游兴州”,推广“旅游+”产业,便是延边州绿色发展的缩影。

如今,全域旅游成为延边州绿色崛起的新引擎。据统计,去年,全州旅游接待人次突破20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4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16.7%。全州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连续6年分别保持15%和20%左右的增长率。旅游行业直接就业人数达4万人,间接带动12万人就业。

返乡创业兴乡村

古井、古河道、凤梧沟(洞)战斗纪念碑等,在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历史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如今,这些地方已经成为村里的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回到十年前,在外出务工的大潮下,水南村全村只剩20多户人家,村已凋零得不成村。

跑过边贸,到云南搞过鲜花加工……2010年,在外打工、创业近20年的罗哲龙回到水南村,担任村委会主任。

看准了水南村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他开始带领全村人创业——打造特色朝鲜族民俗旅游特色村落。面对村里的土路和草房,罗哲龙自掏腰包带领村民从环境整治入手。

如今,水南村再次聚足了人气:全村已有近250户村民返乡生活,一年接待旅游人数达7000多人次。水南村还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吉林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今年31岁的金国星,大学毕业在外打拼6年后,紧随前辈罗哲龙脚步,已返回家乡水南村创业近三年。

“农村有前景,创业政策好。”金国星创业初期,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场地租用手续及贷款,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金国星的合作社已有5个暖棚,8个冷棚,带动全村10余户村民参与创业,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合作社成为了周边城镇诸多大饭店的蔬菜供应商。

从中年人罗哲龙到年轻人金国星,一批批返乡创业的村民,给水南村带来致富的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希望。

2015年,延边州启动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出台192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才库、项目库、专家库,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政策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

数据显示,目前,全州已经取得联系的外出务工人员达10万余人,返乡创业的近1.8万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万余个,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6万个,带动就业5.9万余人。

团结一心谋发展

和龙市柳洞村是一个边境朝鲜族村,离边境直线距离2公里。作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柳洞村受益于扶贫政策,整村易地搬迁,家家户户住进新房。2016年,全村实现了脱贫。

抓党建促脱贫,这一场攻坚战,让全村党员的心拧在了一起,也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

9月,按照统一规划,柳洞村每户院子都装上了院墙——半米高的原木栅栏,把新村装点得更加简朴整齐。水泥路在院子前后延伸,水泥甬道直通每一户的房门口。“规划导致每家栅栏围定的院子大小不一,但没人吱声,完全按着规划来。”村党支部书记金浩说。

“这么多年,他们都是为俺们干事、谋利。为了全村的好模样,谁还愿意去计较。”66岁的村民吴相虎坦诚地说,前年秋收时,老伴腿伤了,还是村里的党员干部帮着赶在下雪前收完了庄稼。

柳洞村党支部曾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换届后,开始花大力气抓实党建。“上好‘三会一课’,党员们把话唠透,心就拢到一起啦。”州委组织部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姜庆松说。

几年来,柳洞村党员亮身份,深入一线主动服务,事无巨细地帮村民解决问题。这样的“一线工作法”使得党员群众得以凝心聚力建设新农村。

延边州共有5个边境县(市),18个边境乡镇,109个边境村。“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关键。”延边州委党校教育长石云玲总结说。

近年来,延边州通过“边陲党旗红”工程,强化边境农村基层党建;培养过硬一线“带头人”,强化边境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军警地“同心筑堡垒”活动,创新边境党建载体,构建党政军警民企“六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