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大名教授改革开放主题系列讲座,这一周都讲了什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2-07 16:31:50

中国日报网12月7日电 从12月2日晚开始,人大重阳系列讲座之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系列讲座陆续举行。第一场邀请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演讲主题为“改革开放40年: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12月4日,第二场邀请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演讲主题为“中国金融40年:回归金融的常识与逻辑”。12月5日,第三场邀请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海外特聘教授王华,演讲主题为“中国环境40年:中国环境治理制度建设”。

每场讲座的报名人数均超过100人。尤其是作为国内经济学界在资本市场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之一,吴晓求教授的讲座更是受到热捧。4日晚,因为观众报名远超预计,达到近300人,讲座场地临时换到大一倍的多功能报告厅。尽管如此,还是有络绎不绝赶来的听众站着听完两小时的讲座。

今年年初人大重阳结合国家重大热点问题,启动了“对话人大名教授系列讲座”,今年上半年的讲座现在已经汇编出版成了《到人大重阳听名教授讲座(第一辑)》。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十九大开局之年,改革的力度比较大,所以近期系列讲座主题定为“改革开放40周年”,请中国人民大学重要的权威学者来讲解40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次系列讲座由人大重阳与观察者网、中国日报、中国网等媒体的联合主办。

那么,前三场讲座,三位人大名教授究竟讲了一些什么内容呢?看小编为您一一梳理。

冯仕政:社会治理起步做好兜底,远处做好连接,加强整合

对话人大名教授改革开放主题系列讲座,这一周都讲了什么

第一场讲座由人大重阳副研究员杨凡欣主持,并代表执行院长王文对冯仕政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冯仕政教授在讲座中围绕社会怎样转型、为什么转型,以及如何进行社会治理展开,提出社会转型的悖论就是发展与秩序的矛盾,“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社会转型困境,而搞活社会是当前治理的核心任务。

针对发展和秩序的矛盾,冯仕政教授引用荀子的一句话叫“明分使群”来进行解说,强调做好分工,立好规则,让群众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上能够合理的组织起来。要做到明分使群就要处理好公和私的关系。首先要尊重私权,要保护产权,保护交往自由。如果产权得不到保护,交往自由得不到保护,那群众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不可能形成我们所希望的、灵活的、有担当、有作为的群体。同时还要能公,人不能太自私,不能一讲私就没有公共性。处理好公和私的关系,核心就是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样社会就会成为一个既能合又能分,分合有度的一个社会。

对话人大名教授改革开放主题系列讲座,这一周都讲了什么

怎么要达到“明分使群”?冯仕政强调靠社会的治理。而社会治理核心就有一个社会是什么,社会在哪里的问题。

具体来讲社会在哪里?社会在两个地方,一个在角落里,一个在连接处。所谓角落里,就是那些容易被忽视、容易被忘记的弱势群。有诗云:“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就是那种像青苔一样在角落里面独自开的,这就是社会角落,指的是狭义上的小社会。以这个意义上讲的社会治理,主要的功能就是为这个社会兜底,拾遗补缺,让社会不要因为一些人掉队造成一些影响安定的困境性的问题。

另外一种社会是处在社会连接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这几个板块连接的地方就是所讲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讲的社会治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在社会的各个板块之间穿针引线,把社会变成一个整体,让它不要脱节。

进行社会治理,起步就是要兜底,高线、远处就是要做好连接,加强整合。相应的在社会治理上要加强和创新,着重就是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从小治理转向大治理,一个是从为社会转向靠社会。所谓小治理是针对社会角落的治理。大治疗就是针对社会连接加强社会整合的治理。要把小治理和大治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当前可以以小治理为中心,为重点,为抓手,但同时要注意转变这两个衔接,要做好过渡,不要背离。

最后,冯仕政教授指出,改革开放过去40年,为什么要提出社会治理这个问题?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面临一个新的局势,那就是单纯搞活市场已经不足以保证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的核心是要搞活社会。只有搞活了社会,市场经济才真正有活力,才真正形成有机社会。有机社会才能兼顾个人和社会,兼有秩序和活力,具体来说是三性社会,即有包容性、有灵活性、有柔韧性的社会。

吴晓求:用金融杠杆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是独特的中国经验

对话人大名教授改革开放主题系列讲座,这一周都讲了什么

第二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吴晓求教授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金融改革4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并着重分析了金融常识和逻辑。

吴晓求教授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市场的改革。“市场化的改革非常重要,它的核心是焕发所有人的积极性。”他表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和国际规则和全球化的规则相衔接,包括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

对话人大名教授改革开放主题系列讲座,这一周都讲了什么

同时,在他看来,中国金融的发展也对中国经济进步有着突出的贡献。金融创新和金融技术推动金融业态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实际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走了一条非常独特的实体和金融巧妙的杠杆关系,走了融合这条道路,而且非常好地运用了金融杠杆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非常好地运用了金融资源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有独特的中国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金融常识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吴晓求教授从“金融是什么?”、“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结构将会向什么方向变化”、“关于金融脱虚向实”、“关于去杠杆”、“金融监管是干什么的”、“关于金融创新”、“资本市场是干什么的”、“M2和GDP之比意味着什么”、“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等十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

王华:部分环境问题近年有所改善,拐点开始出现

对话人大名教授改革开放主题系列讲座,这一周都讲了什么

第三场讲座由人大重阳研究员曹明弟主持,人大重阳院长助理、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研究员做引导发言。王华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中国在过去40年里环境方面的变迁。过去40年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举世瞩目,令人骄傲;但环境问题从无到有,不断恶化,令人难以忍受;部分环境问题近年有所改善,拐点开始出现,给人以希望。而环境制度方面,从理念到方法,从无到有,不断加强,达国际先进水平;经济发展高速,问题不断涌现,制度建设滞后;借鉴国际经验,具有后发优势,制度建设优于发达国家同等水平。

对话人大名教授改革开放主题系列讲座,这一周都讲了什么

王华教授也分享了他过去20年里推动中国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王华教授是国内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的第一人,在环境圆桌对话和环境社会治理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探索与实践,为推进我国环境治理制度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华教授还讨论了环境治理制度建设理念和意义,即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制度的建设,通过更加丰富、多元的社会治理方式实现对当前公共管理方式的补充,从而促进环境保护、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改善公共管理体系、与民主法制建设相协调。最后,王华教授与现场听众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互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