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了解民意,应成为干部的“基本功”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因此,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强调指出这“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领导干部“经常上网看看”,重点应该“看”什么呢?
习近平说:“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在一个人人都上网的时代,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情绪表达一些自己认为应该表达的内容。如果局部看网络空间里的文本、话语、表达,也许会觉得质量很低;如果我们缺少对网络的把握和方法论指导,有时会觉得网络上的现象混乱、迷茫,甚至从情绪上产生反感。
所以,如果我们只用简单的碎片化的方式,就事论事地去了解和评价某一个内容,那么我们与网络民意的距离也就相去甚远,有时甚至会得到一些相反的结论。正是针对这种现象,习近平提出“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
了解民意应有一整套科学严谨的现代方法和手段。领导干部应该从掌握科学严整的方法开始,不要看一时一地一个人的表达,要用集合式的观点去看。还应运用统计学的大数定律进行对冲和平衡。在某个问题上,总体有什么样的意见表达,要看人们倾向的重点是什么,人们从哪个角度在表达意见主张。只有这样,看到的民意才会比较清晰完整。这才是理性的看问题方式。
用“本事”而不是“本能”解读民意
老百姓说话是比较朴素的,比较基于直感、经验和利益诉求的。所以,对老百姓所表达的意见和判断,不能用对哲学家、对学问家、对一个高级领导干部那样去要求。作为管理者,应该用本事而不是用本能对这些民意进行解读。
本能是基于个人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任何一个人都会本能地对不太理性的批评、不太客观的评价意见产生抵触和反感情绪。但对于管理者来说,要能从大面积表达出来的某种情绪中看到人心所在、公道所在、正能量所在,因势利导解决老百姓的诉求,这是在网络时代的要求。仅仅作出一个普通人的情绪反应,这样的领导干部是不符合要求的。
领导干部不要对老百姓求全责备,不能要求老百姓任何时候说话都是严谨的、准确的、非情绪化的。领导干部听取民意和诉求的时候,应该有习近平所说的“包容和耐心”。
习近平所说的“包容”,其实还有更深刻的含义。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内在有很多的关联性。有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割裂处理。
网络上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有时候就是情绪化,甚至有很大的偏颇,但这是网络生态的一种必然组成部分。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坚壁清野”,那就是一片死寂,我们党倡导的生动活泼的社会格局在网络上就无法体现出来,这有悖于我们党在网络治理方面的初衷。
我们要把那些我们并不喜欢,但可能是网络生态当中的必然、不可或缺的现象,用某种规矩、某种规则保护起来。网络治理首先是治理管理者,让管理者有规矩,有对于规律和机制的把握能力。有了这个前提,网络治理才真正能够符合技术发展、时代发展、社会发展、民意发展的潮流。
网络治理“治”的是什么呢?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为说明“包容”和“治理”的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我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这一条,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要注意,首先要做好。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习近平的论述告诉我们,“包容”和“治理”的关系既是辩证的,又是界线分明不容混淆的。厘清这个界线,才能有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