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足迹·光明书屋】
作者:包树望(北京化工大学讲师)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引用“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中引用“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思想家孟子的话,足见他对《孟子》这一典籍的熟稔。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孟子》,中华书局出版。资料照片
儒家典籍《孟子》成书于战国时代,由孟子及其弟子编著。《孟子》全书共七篇,近三百章,三万五千余字,记述了孟子的交游出处、对诸侯的劝谏、对弟子的教导、与其他学派的辩论等。孟子十分敬仰孔子,他认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于是就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与孔子的人生经历相似,孟子早年在家乡研究学问,学成后周游列国,以其学说劝谏诸侯,然终不见用,晚年退归乡里,教学著述。孟子继承了孔子、子思的思想学说,并多有发展,提出了“性善论”“仁政”“王道”“养气”等哲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了儒学内部的重要派别,史称思孟学派。至宋代,《孟子》位列“四书”之一,成为官方科举用书。元代时,孟子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其人其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塑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许多核心特质。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四端,将性善论建构在内在的心理情感上,并赋予其先验性质。君主须寻求其放失的善良本心,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推延开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及百姓,就是“仁政”“王道”。
孟子总结三代“废兴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认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只有“施仁政于民”,才能保有天下。仁政学说赋予政治治理以仁的价值准则,以全体民众的生存发展为观照对象,通过“正经界”“薄税敛”“省刑罚”“使民以时”“举直错诸枉”等经济、法律、政治措施,达到“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理想图景。这一理想图景成为不同时代条件下,广大民众向往的安定、富足、美好生活的概括性描述,成为古代官僚士大夫政治治理的主要目标,也是评价历代政治得失的重要标准。不但一国之内的政治要以仁为准则,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要遵循仁的原则,行王道。凭借强大武力征伐、称霸诸侯,只是强力的暂时压制而已,依靠道德原则实行仁义方能使天下归服,这一仁义的价值取向也与当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追求有着内在理路的一致。
尽管世易时移,但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王道”思想在今天同样有启示性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200多次提到“人民”,3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4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并且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的人民立场与以孟子为代表的传统民本思想有气脉相通之处。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借鉴和施策启示。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