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用典丨放之四海而皆准

作者:学习中国 来源:学习中国
2017-12-06 11:23:36

中国历来主张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如果万事万物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中国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交流互鉴。中国愿同各国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7从都国际论坛” 的世界领袖联盟成员,2017年11月30日

领袖用典丨放之四海而皆准

原文

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礼记·祭义》

解释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典故出自《礼记》第二十四篇“祭义”。原文为: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这是曾子对孝的看法,他认为孝是“塞乎天地”、“横乎四海”的,后被人们简称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这是一句经常用来形容“真理”的成语,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照猫画虎”、“东施效颦”的道理众所周知。对于个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刻意模仿甚至生搬硬套只会僵化我们的思维,束缚我们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不存在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适合所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放之四海而皆准”否定了真理的相对性、时限性,否定了事物的多样性、特殊性和偶然性。习近平多次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多样化,不能套用同一种模式,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各国加强交流互鉴。

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不仅要走好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更离不开与他国的交往合作。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中国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交流互鉴。中国愿同各国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中国也表明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态度,“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摒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强调:“中国将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坚持主权平等、公平正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坚持多边主义、维护稳定,坚持循序渐进,改革创新。”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7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旨在强调各国发展模式多样化,必须坚持走适合自己的特色道路,也表明中国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