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美丽乡村会昌洞头

来源:客家新闻网
2017-07-28 09:16:55

迎着和煦的春风,我们来到江西省会昌县城东南部40多公里的洞头。它距福建省武平县只有咫尺之遥。一踏上洞头,就被那山峦清清,溪水潺潺,梯田层层,古村悠悠怡然陶醉。这正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醉倒”。

相传,古时的会昌暗藏着数不清的岩洞,而雪莲山下的一个岩洞,别有洞天,烟雾缭绕,生长着许许多多奇花异草,又大又深,在全县众多的岩洞中当头,故名洞头。后来,此地就叫洞头了。1929年4月,红四军从闽西回师赣南,路过洞头,一位军旅诗人留下两句诗曰:“江山美景在,战士雄心高”。2016年,洞头上榜为“全国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乡”、“江西省4A乡村旅游创建乡”。

山峦清清

洞头两字,有着柔婉的音韵,单单念起这 洋溢着泥土芳香的地名,脸颊就仿佛吹过一缕和煦的春风。洞头四周皆山,山连山,山叠山,山外有山,山上有大大小小的山峰迷茫在烟雨中。全乡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11座,森林覆盖率88%。位于下东坑村的雪莲山海拔900多米,为全乡最高峰。因山顶盛产雪莲果而得名。通往山顶的公路已建成,汽车把我们送到山巅。站在山巅看眼下群山莽莽,碧波荡漾,征服之感,登临之乐,油然而生。云彩、那么洁白,那么蓬松,轻扰慢涌,变化多姿,妙趣横生。远处,有一朵飘逸的云彩,风流秀丽,漾散开去,好像冰上盛开的雪莲。我们还看到在云雾荒地上种植的高山雪莲果,一畦畦一块块,长着茂盛嫩绿的叶子。它的主产区在云贵高原一带,殊不知洞头也栽种得很好。据说,面积有200多亩,亩产5000斤。雪莲果具有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辅助效能,对老年人的心血管病也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因品质好,风味独特,产品供不应求。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此行也确实有这方面的体会。我们不是原路返回,选择了从西南方向的一条岖崎山路徒步下山。下山是难了一些,但收获满满喜悦。一路上树木葱笼,浓荫蔽日,山花烂漫。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先恐后向我们展示自已美丽的身姿。我们还受到了虫鸟们的热情欢迎。山雀在放开喉咙鸣叫,它在叫啥?也许在给我们问候致意,也许是在为我们纵情歌唱。路上落下了许许多多的树叶,踩在叶子上软软的,发出沙沙的声响,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

红豆杉素有“生物黄金”“植物大熊猫”之称,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雪莲山谷竟有一片20多亩的天然红豆杉林。它们矗立在山谷之中,远看苍山如画,云雾霞蔚;近看顶天立地,古树依依,如一幅人间圣境呈现在眼前。洞头究竟有多少株百年以上的红豆杉?我没有清点过,但从林业部门为红豆杉作的保护标识编号揣测,少说也有110多颗。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红豆杉原料林基地。而洞头,在雪莲山山谷两侧,溪水河畔,那片蔚为壮观的红豆杉。无论数量、高大、古老程度,还是保护现状,都一一彰显着优势,这得益于村民们对红豆杉图腾般的崇敬和保护意识。

在雪莲山周边,还分布着数百株古树,直径最大的近1米,高20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狗鸣窝一带是原始森林,竹木茂盛,古树参天,人迹少至,大的古树三人合抱还抱不过来。同时,山中常有野鹿、狐狸、野猪、山牛、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出没,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溪水潺潺

山和水息息相关,犹如一对孪生兄妹,血肉相连。有山无水,那山是枯山,寂寞的山;有水无山,那水是美中不足,更不可能神采飞扬。洞头有山有水,山清水秀,是我国山水乡村旅游的一颗明珠。洞头是赣江水系的源头之一。它的山涧溪流,纵横交错,碧透清纯,流水潺潺。它仿佛一条蓝色的丝带,在群山和峡谷间穿梭。官丰河、中村河,汇入半照河,流经站塘、湘江、县城,汇入贡江,在赣州城北的八境台下,与章江汇合成赣江,径直北去,流经吉安、南昌,然后在永修县的吴城镇,注入鄱阳湖。我国绝大部分河流走向都是由西向东,而赣江却由南向北。

洞头溪流在山高岩峻处奔腾而下,形成了一个个多姿多彩的瀑布,有的如水龙王口吐珍珠,有的像闪电似的雨帘,有的又似织绸机上的纤细银丝。溪流回环于黛色的山峦之间,时间与空间的巧妙结合,令人心旷神怡。雪莲山下的太平飞瀑,由山峰直泻龙潭,十分壮观。它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却有精巧灵秀的神韵。它一年四季,终年不断。它设有一条观瀑木栈道,供游客仰视、俯视、平视,上下不同角度观赏飞瀑雄姿。它整体落差120米。分四级。其一叫龙椅瀑。水流从高高的岩壁顺椅背倾泄而下,似巨幅水晶凌空飞落;其二叫棋盘瀑。相传为“八仙”韩湘子和汉钟离的下棋处。水流顺岩壁奔流而下,似千军万马奔腾,水流击打岩石溅起层层浪花;其三龙须瀑。相传韩湘子去寻找在汉仙岩修炼的汉钟离,因走得急一只鞋掉在雪莲山巅,形成了现在的“鞋葜寨”,另一只则掉在了瀑布前的岩石上,形成了现在的大水槽。其四飞龙瀑。水流垂直而下直击岩石,水花四溅,发出震耳轰鸣,被砸碎的水,好似万串闪光的“珍珠”,飘洒而下,站立其中恍若置身世外桃源一般,令人拍案叫绝。

梯田层层

谈到梯田参观,许多人的目光似乎总是集中到云南元阳、广西龙胜等著名梯田美景。其实,无需舍近求远,出省远行,会昌洞头,也能欣赏到层层梯田之美。

位于洞头下东坑村的雪莲山梯田,从山腰到山脚,依次而下,梯田依山赋形,大则如广场,小则如火坑,一层层,一片片,远远望去,蓝天如洗,白云如絮,梁岭起伏,梯田千层万叠,如诗如画,令人留连忘返,心潮起伏。这是客家人与大自然抗争的美轮美奂杰作,是一曲生命向大自然求自由的壮丽颂歌。

雪莲山梯田白云缠绕,花海占地百亩,春夏开花之际,云中梯田色彩缤纷。2099级的石阶古驿道环抱梯田。这石阶是昔日赣南通往福建武平的古驿道。站在梯田入口处,仰望巍峨雪莲山,周边的山峰像朵朵盛开的莲花瓣,白云环绕其间,几幢青瓦白墙民居错落点缀山水之间,犹如一幅浓浓的客家山居水墨图。

雪莲山梯田连天接地,一弯弯,一层层,彰显客家农耕文明奇观。它是大自然与客家人共同创造的杰作,是一幅最生动、最耐看的人间天国水墨画。由于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泉上充裕,即使处于高处的梯田。灌溉也不会有问题。因为生态环境好,少有病虫害,极少施用农药、化肥,少有污染,因此所产稻谷米质晶莹柔软,颇受人们欢迎。

历代不知道有多少诗人墨客,描写过观赏梯田的情景和感受。现代,我不知道姓名的一位“布衣文人”曾赋诗曰:轻纱雾绕上高山,梯田错落相映衬。勤劳智慧创奇迹,美妙音符奏丰年。

古村悠悠

洞头乡畲族村共有蓝姓畲族人口1581人,占全乡人口的15,6%,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畲族村生态环境好,具有独特的风水意象,山护村落,水养邑人,山环水抱营造了一个封闭安宁的古老村落。他们继承了传统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他们崇文重教,读书风气浓厚。在畲族村,一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联班第”安然伫立。发暗的墙壁,斑驳的裂痕,见证了这幢古建筑的风雨沧桑。门前两侧竖着代表古代科举功名的旗杆石。大门额头“联班第”三个字,两侧墙上有“寿”“福”两个大字。这幢古建筑为清朝进士蓝鹭序建于道光30年,即1850年。它是庆贺其两个儿子蓝云锦、蓝云继接连考取进士。而后,蓝云锦之子蓝生蒂也考取了进士。因此联班第的“三代四进士”一度传为佳话。1870年蓝云继之子蓝生香对其修缮并续建了右边第五幢。迄今为止“联班第”已有160余年历史,属于明清时代江南典型的住宅性风格,体现了先人的勤劳和智慧。在建筑中,采用了大量龙、风、麒麟等吉祥图案。在门窗,房梁雕刻了福、禄、寿、喜、财等五福。

与“联班第”只有一箭之遥的“苞茂第”古建筑,是洞头畲族先辈的旧居。它的建筑时间比“联班第”早130年。大门两侧有一副气度 恢宏、境界深远的楹联:“高情若云朗抱如月;和气当春节清为和”。其设计严谨,做工考究精细。整幢古建筑突出了畲族特色,除有部分瓦梁和墙体损坏外,保存较为完整。据统计,蓝氏宗祠、联班第、苞茂第、高石坎等古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这里出了不少贵人,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4人、秀才8人、太学生58人。如今全乡仍保存进士、秀才、太学生所主的石柱6处33根。

驿道,为古代政府传替文件的重要道路,沿途有驿站、茶亭、客店、货栈等。明末清初修建的会昌至武平驿道,由北向东南纵贯洞头。目前,在会昌仍有驿道18公里,武平10公里。驿道旁,伴随着一条活蹦乱跳的溪水。岁月悠悠,古驿道任凭树木遮掩,却见证着当年的繁忙与艰辛。(廖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