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白色防尘防静电工作服,头戴放大镜,双手拇指、食指、中指裹着白色橡胶指套,坐在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工作台前,刘中华一手拿着手表机芯,一手拿着镊子稳稳夹住一个个细小零件,放进机芯里……
随即,机芯“跳动”,“嘀嗒嘀嗒……”在刘中华心中,这是最美妙的旋律。
“机芯‘嘀嗒嘀嗒’响,就像心脏跳动的声音,感觉像医生把病人医好了般,很有成就感。”刘中华将修好的机芯放在耳边,闭着眼睛,像是听着最动人的音乐。
1990年,19岁的刘中华高中毕业,只身一人从广东揭西来到深圳,通过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的招聘,成为一名学徒工。如今,他已是公司的高级技师,负责高端复杂概念手表款式的装配、维修,并获得“深圳市百优工匠”“深圳市劳动模范”“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等荣誉。
“刚到公司时,我是零基础,连最简单的夹零件都会手抖。”回想起青涩岁月,刘中华不禁笑了。
进入公司装配部28年来,他从最初的常规手表,做到陀飞轮、大师系列复杂款直至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航天表;手表材料也从过去的主要是铜、合金,到现在的不锈钢、稀有金属、新材料等。随着材料与设计不同,对手表装配员、维修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刘中华说,手表制作最核心的环节永远需要匠人用心慢慢打磨。
小小机芯是刘中华练就技能、打磨自我的地盘,在这里,每一步都需要在毫厘之间精准拿捏。“机械表走得好不好,师傅的调试功力很关键。”刘中华告诉记者,表匠工作的精确度计量单位不是毫米,而是丝。“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八丝,而对表匠而言,在调试中一丝的差别对表的精准度影响也很大。”
2003年,飞亚达公司承接了研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专用手表任务。作为主要负责机芯调校和成表组装的成员,刘中华参与其中。“2005年开始的神七航天表研发工作很有挑战性,对技能提升帮助非常大。”刘中华说,与神五航天表不同的是,神七航天表要满足舱外航天环境要求。
“比如润滑油,舱外航天环境温度是正负80摄氏度,航天表所使用的润滑油必须保证在舱外的低温环境不凝固,否则手表无法走动。”刘中华告诉记者,当时为找到耐低温润滑油,进行了大量试验。最初,他与其他研发成员主要在钟表油中做试验,却发现适应最低温只有零下50摄氏度。“我们必须跳出钟表油这一局限。”意识到这一点后,他们开始研究航天工业涉及的所有润滑油,分析其成分。尝试了几十种润滑油后,最终找到了一种耐高低温的油,在正负80摄氏度环境下,不会挥发、凝固。
“选定的航天表专用油,点油手法工艺与其他润滑油区别较大,难度很高。点油要控制好量,太少了起不到润滑作用,可能导致停表;太多了会溢出来。”让刘中华自豪的是,目前为止,国内航天表润滑油点油工艺还只有他一人能完成。
刘中华认为,“技能的掌握需要时间来沉淀,比别人多付出点时间,不断磨炼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也就能做好了。”
在他看来,每一块手表都是有生命的。“修好一块有故障的手表,看着它由静止被激活,‘嘀嗒嘀嗒’响,就像心脏跳动般,而我就是赋予它生命的医生。”刘中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