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县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

作者:林武民 来源:恭城县委宣传部 
2015-03-09 15:26:53

  (五)抓整合、强管理,保障运转增活力

  加强财源培植,强化征管措施,财政收入任务全面完成。严格预算执行,压缩“三公”经费⑸,合理调度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和村干部待遇。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零余额账户管理,全面取消各单位基本户,盘活了财政存量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深化公务卡改革,规范了资金使用。发挥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和审计监督作用,审核、审计政府投资项目263个,核减金额4900多万元。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各部门共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资金6亿多元。加大财政融资力度,协调各商业银行融资7300多万元,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建设银行进驻恭城,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7.5亿元、34.2亿元,增长13.2%、22.8%,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六)惠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投入5.4亿元实施“十大惠民工程”⑹,农村危房改造1450户,新增棚户区改造611户,竣工保障性住房217套。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9处,解决1.0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发放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生活补助资金1533万元,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630多万元,免除了库区移民和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补贴农机具1919台套267万元,受益农户1439户。兑付粮食良种补贴资金208万元。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400多万元。争取扶贫资金1800多万元,扶持发展水果、蔬菜种植7100多亩,禽畜养殖20万头。安排财政奖补资金1530万元,实施农村“一事一议”项目249个,惠及337个自然村。

  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积极争取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直接面试招聘教师7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00多人,新增城镇就业3200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4.39万人,覆盖率达100%;发放养老金3700多万元,发放率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2万人。新建龙虎乡狮子、莲花镇势江等农村幸福院10个,栗木镇“十村合一”敬老院基本建成。加大高龄老人补贴力度,注重长寿文化研究和挖掘,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600多万元,惠及3.5万人,200名残疾人纳入“阳光家园计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教育事业再创佳绩。制定《全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4-2017)》,着力打造恭城教育升级版。投入7300多万元,新建初中、民族幼儿园项目顺利推进,新建民族高中项目列入全区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嘉会、栗木等乡镇学校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投入使用,建成教师周转宿舍121套。投入260多万元,继续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惠及学生2.3万多人,其经验做法在全国视频会、全区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资金200多万元,加大了社会奖学力度。中、高考继续保持领先,高考一本上线245人,中考一等生367人,比率居全市12县首位。

  卫生计生工作扎实有效。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人数24.27万人,参合率99.87%,连续5年均达到95%以上的工作目标。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21.44万份,达到国家年度建档标准。出台《独生子女户、双女计生户子女高考奖励暂行办法》,对115名大学新生每人奖励5000元。“诚信计生”工作深入开展,兑现奖扶资金974.8万元。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245人次,为9322户独生子女、双女计生户办理了“爱心保险”,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平安三新桥村获得第五批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

  文化科技等事业蓬勃发展。庄埠、泗安、大营等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部完工。成功举办全县瑶族健身舞大赛等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达1万多人。廉政彩调剧《一品油茶七品官》获得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三江石口花炮节”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放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2000套,建设完成嘉会、龙虎2个乡镇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抓好科教科普工作,西岭杨溪桃李种植技术协会、恭城月柿种植技术协会分别荣获“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全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完成智能柿饼烘干机、鲜罗汉果片冷冻干燥等专利申请量7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97件。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建村级篮球场20个。恭城籍运动员郑良润获得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2金1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运动健将”称号,实现了恭城体育历史上零的突破。

  (七)转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得到加强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时有效解决一批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更加科学规范。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100%、满意率97.4%。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推进“一服务两公开”⑺,县政务服务中心受理事项2万多件,群众满意率100%,实现了“零超时、零投诉”目标。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建立作风效能建设工作大督查机制,试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⑻等制度,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政策理论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县交通运输局、观音乡水滨村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村),县妇联、莲花镇政府、三江乡政府荣获桂林市第八批文明单位。顺利完成村(居)委会换届,新增设文武、茶北2个社区。加强矿山、农机、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推进依法治县和“平安恭城”创建,被评为全区“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加强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武警驻恭城部队积极支持和参与地方建设。工商、质监、气象、邮政、通讯、网络、石油、保险、烟草、供水、住房公积金管理等部门为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统计、物价、市场管理、食品药品监管、二轻、粮食、供销、物资、科协、老龄、老干部、工商联、宗教、残联、对台、编制、保密、档案、地方志、接待、机关事务、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社科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化解难题,各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狠抓落实、工作给力,大家都蛮拼敢为的。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基本面持续向好,结构逐步优化,质量不断提升,为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恭城特色优势,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就能够把恭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向前进!

  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总量偏小,基础还比较薄弱,运行质量还不高,增速回落压力加大。农业结构仍较为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农田撂荒现象严重,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矿产行业受市场影响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压力大,工业经济仍然持续低迷;旅游和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偏慢,对经济社会还缺乏拉动力;财政增长后劲乏力,刚性支出逐年猛增,收支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低,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行政效能还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科学施策,在今后工作中逐步解决。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