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县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

作者:林武民 来源:恭城县委宣传部 
2015-03-09 15:26:53

  二、201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恭城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我县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贵广高铁的开通,恭城真正融入到桂林“半小时生活圈”和广州、贵阳“三小时经济圈”,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拓宽了空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的机遇,乘势而上,按照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确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埋头苦干,善作善成,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区、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桂林市委、政府和县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扶强壮大工业,提升发展农业,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克难攻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抢抓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高铁时代”到来的良好机遇,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目标,大力推进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

  强化旅游发展的组织力量。组建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县旅游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理清旅游发展思路,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全面推进瑶族文化旅游开发(瑶寨、水寨)项目建设,完成瑶寨盘王公园、瑶族博物馆、文化休闲创意园、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完成滨水商业街、庙会街项目;启动水寨图腾广场、度假村(一期)、商业街建设,规划建设长鼓观光塔、廊桥、特色瑶寨。新开工燕子山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启动龙虎关旅游景区滨江公园、水街建设,力争建成全区特色旅游名村。继续推进“农旅结合”,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线路,规划建设县城-古城-红岩-社山等自行车旅行赛道,扎实抓好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创建申报工作。加强古建筑、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和修缮。抓好“三庙一馆”4A级景区申报、乡村旅游区(点)等级评定工作,规范乡村“农家乐”有序健康发展,力争获得3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1个、4星级以上生态民居2个。加快银殿山自然风景徒步旅游景区、茶江“水韵瑶味”风情带、乐湾古樟林生态旅游区、燕岩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进有实力的旅游公司进行开发经营。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抓好旅游宣传策划,突出恭城特色,制作一部旅游宣传片,谱写一首旅游宣传主题歌,编印一批旅游资料(包括旅游宣传指南、宣传画册、旅游地图等),重点向周边大中城市和高铁、高速公路、景区投放,进行广泛宣传推介。在县内主要公路沿线、站场等重要节点,设立一批旅游宣传广告、指示标志,全方位、多形式向外宣传推介恭城旅游。完善旅游官方网站,及时更新旅游信息,实现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咨询和指南服务。

  促进旅游市场开发。借势“高铁”,突出自身优势,谋求差异化发展,积极主动与桂林及周边区、市旅行社合作,开发和推出“高铁旅游”特色线路和产品,主动融入大桂林旅游圈,实行“公司+旅行社+景区(点)”经营模式,开拓旅游客源新市场,强化旅游市场监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创新运用市场模式,继续办好桃花节、油茶文化节、月柿节,引导民间办好关帝庙会、盘王节、婆王节、花炮节、河灯节,充分展示恭城厚重的历史文化、长寿文化、民俗文化魅力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更多游客进入恭城旅游。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金茶江五星级酒店、财茂·印象、粤华·世纪鑫城商贸开发、农商冷链物流(二期)等项目建设,新开工建材机电市场、顺通物流、环亚3D影院等项目,建成一批服务业重大工程项目。打造“中国长寿之乡”品牌,编制全县养生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养生养老服务产业。出台《桂林恭城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制定《恭城油茶服务质量规范》标准,加快油茶特色餐饮街建设,鼓励发展恭城油茶连锁经营、浓缩油茶生产,做大做强恭城油茶产业。落实服务业扶持政策,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扶持壮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贸易流通、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家政服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促进商贸繁荣和城乡消费,力争入库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培育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点2家。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