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

作者:钟君 来源:《红旗文稿》
2016-05-26 15:54: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科学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形势、基本思路、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系统论述了事关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前途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深刻回答了发展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这一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指导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不应只是玩弄概念,也不能只是纯逻辑推演,而是来源于实践,既能够解释和回答现实问题,又能正确解决问题并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就是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有效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界面对“中国奇迹”和“成长烦恼”解释现象、总结经验的能力和解决问题、构建体系的能力,为谱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提供学理支撑。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是真科学、大学问,而不是假标签、空口号。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是包含着科学本质的名副其实的真理,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必然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道的必然规律;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金钥匙。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8周年。多年来,一些人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证明马克思“已过时”,却令马克思的“未过时”不证自明。马克思的理论总是“被过时”,恰恰证明马克思主义“没过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谱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五百年的系统阐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深刻论述、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认识、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最鲜活、最科学、最有效的中国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其实质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法。例如,他强调要正确看待和处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强调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强调既向内看又向外看,既向前看又向后看;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强调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强调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等。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就是时代的呼唤,问题就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理论创新。中国理论的创新只能从中国问题开始。发现和解决中国问题必须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求满足自己的思辨爱好、个人兴趣,甚至为了吸引眼球,标新立异,建构这个体系、那个体系,去研究一些所谓的“学术问题”,实际上是吓唬外行的稻草人、纸老虎,其实就是伪问题、假学问。

首先,要发现和解决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着力解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问题;着力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的问题;着力解决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的问题;着力解决学风方面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高水平成果不多,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着力解决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聚焦我国发展和我们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聚焦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具体说来,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经验。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也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明确了当前研究和攻关的方向。

三、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理论自信来自于实践自信。当前,中国尽管遭遇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然处于世界前列,经济增量依然相当可观。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得住、信得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遵循,更加彰显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只有基于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有可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让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从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四、善于融通一切文明资源,不断实现理论创新

在深刻变革的时代,解决中国问题不能简单套用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也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更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和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教科书可用,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的做法都无济于事,只有通过融通一切文明资源,不断实现中国理论创新而加以实现。

“融通结合”是重要的创新方式。实践的客观性和历史的承续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但其创新的方式绝不是割断历史、否定历史的“独断式”创新,而只能是“综合式”创新,只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其基本形式只能是“融通结合”。因此,要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进行中国理论的创新,就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等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五、创新话语体系,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

话语表达与理论内容绝不是隔绝孤立的,话语概念中蕴含着理论实质,理论逻辑中塑造着话语内涵。当前,中国理论迫切需要使用中国话语进行表达。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推进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符合中国实际,概括中国理论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正在不断生成。

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提出,区分了价值观念与价值事实,既包含了民主、法治、公正、自由等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又强调了其社会主义的具体实现形式,这与偷换价值观念和价值事实的概念,混淆真理性话语与政治性话语,以抽象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幌子,推销其具体的资本主义观念和制度的虚伪的西方“普世价值”相比,高低自现;“依宪执政、依宪治国”提出,避免了被所谓“宪法政治”的话语所迷惑,防止了罔顾宪政在西方理论上的明确内涵,落入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陷阱;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结果公平和实质正义的内涵,显然比起点公平和形式正义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经济新常态概念的提出,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力地避免了人们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悲观情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显然比新自由主义的供给学派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更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这些新概念、新表述的不断出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并且正在彰显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